储层建筑结构层次分析在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应用

来源 :第三届全国特种油气藏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hex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研究区地层划分对比的基础上,通过对岩心资料及测井资料的观察与分析,将研究区目的层划分为钙质浅滩微相、藻滩微相、滩缘微相和半深湖等沉积微相;利用储层建筑结构层次分析方法将储层划分为油层组、砂层组、小层、复合滩坝沉积单元以及同期滩坝沉积单元5个层次,并提出同期滩坝单元的划分原则,根据划分原则建立储层建筑结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同期滩坝沉积单元的剖面分布具有明显的低角度叠瓦状组合特点,既可出现垂向上的叠置,又可出现横向上的叠置。该方法充分体现了“层内细分体,体内细分层”的技术路线,使研究成果精度大大提高。
其他文献
通过引用双源距碳氧比测井解释方法和原理,在岩心样品较少且实验室条件较难满足时,介绍了用多向量计算天然气水合物的饱和度的方法和途径;通过2次旋转将储层中含有的天然气水合物、水和岩石骨架在3种测井方法中的测井数据点构成一个三角形平面,而这个平面与特定的一个坐标轴垂直,因而可将三维求解饱和度的问题转成二维求解的问题,从而利用了双源距碳氧比的解释方法,最终解决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的求解问题。
随着油田油气勘探的深入,低孔低渗透油层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低孔低渗透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不明显,导致常规的测井解释方法识别低孔低渗透油层的正确率较低。低孔低渗透油层的识别其实质是一个复杂的模式识别问题,本次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理论,选取多种相对独立的测井参数对低孔低渗透油层进行识别分析。以工区试油已证实含油气性类型的层位作为训练样品进行训练,建立其油层、油水同层和水层的分类器相应支持向量机和
针对锦99块杜家台油层的特殊性,综合运用数值模拟、动态分析等多种剩余油研究方法,结合油层水驱特征认识,更深层次地研究油藏水淹特征和剩余油分布规律,寻找剩余油富集区,为油藏下步开发调整提供可靠的依据。
深层火山岩气藏非均质性极强,渗透率特低,供气能力差,压力恢复异常缓慢,常规的动态储量评价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准确评估动态储量,计算的数据明显偏小。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火山岩气藏动态储量的新方法——产量不稳定法,该方法基于Blasingame等人的物质平衡方程与拟稳态方程相结合的理论,利用单井生产历史数据(产量和油、套压)不关井进行物质平衡分析,计算动态储量。通过2口试采井的应用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比
运用监测资料,结合油藏生产动态并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分析影响超稠油蒸汽吞吐高轮递减的主要因素,以油藏工程理论为指导,提出多井整体蒸汽吞吐、直井水平井组合蒸汽吞吐、三元复合吞吐等多技术联用的注蒸汽吞吐技术,在曙一区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能有效改善蒸汽吞吐效果。文中相应技术措施对其他稠油油藏开发也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民丰地区沙四段天然气组分偏湿,环烷烃、芳烃含量较高,不同于一般“油型气”特征。采用高压釜封闭体系对源岩和盐类物质进行热模拟实验。烃类气体生成过程、轻烃组分研究发现: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盐催化作用使源岩热解产油率降低,烃气产率增高,并且高熟阶段烃气以环烷烃、芳烃含量明显增高为特征。模拟气与实际气样的对比表明:相比纯源岩,550℃膏盐作用下源岩热解气的轻烃组分、轻烃参数与实际气样更相似。据此认为,民丰
根据成像测井、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利用地震属性、波阻抗反演、FRAcA数值模拟裂缝预测技术,揭示了石炭系火山机构油气藏成藏条件、主控因素和富集规律,确定了红车断裂带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主要为火山机构岩性油气藏,其油气主要来自于沙湾凹陷和盆1井西凹陷的二叠系烃源岩,既有自生自储油气藏,又发育次生油气藏以及一、二、三断阶次生油气藏。裂缝为火山岩油气成藏提供了基本的存储空间,相互连通的裂缝发育带是油气成
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和多种分析测试资料,对夏9井区八道湾组油水分布规律与控制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八道湾组油水分布具较强的不均一性特征,各砂层组能否成藏及成藏的规模大小,主要取决于该砂层组构造高部位成岩遮挡的有效性,并与构造坡折、微相差异和优质盖层等因素有关。研究成果对当前八道湾组油藏开发以及下步对相邻区块的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针对老油区浅层新层系气藏勘探的特殊性,在有限井资料约束下利用叠后地震资料快速、准确开展气藏勘探:利用地震属性分析进行平面含气目标优选;建立符合研究区浅层气藏特征的地质模型,通过正演研究总结其地震响应特征,据此在地震剖面上对初选目标进行复查;井震结合最终落实勘探目标。研究发现:综合运用多种属性间的特征差异比较、测井约束下的地震多属性判别分析、试气井检验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地震属性分析的多解性;研究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一五、八区天然气分布特征和成藏条件的分析,指出该区天然气成藏存在烃源岩、不整合面、断层及直接盖层等4种主要控藏要素。其中,烃源岩的展布控制了天然气的区域分布;不整合和断裂可作为有利的运移通道和圈闭遮挡条件,还能改善储集体的储集性能;直接盖层厚度是决定天然气成藏的重要条件之一,直接盖层小于10m时,天然气难以聚集。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区内深层天然气成藏存在2种类型的成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