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海洋热状况异常影响"2008年1月"雪灾形成的初步研究

来源 :第十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暨两岸青年大气科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ith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察2008年1月雪灾发生前期全球海洋的热状况发现,强La Ni(n)a事件和北大西洋显著增暖是最明显特征。此外,北太平洋中部较常年偏暖,北极(特别是北欧海附近)海冰较常年显著偏少。利用合成分析和全球大气环流模式试验,研究了强La Ni(n)a事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强La Ni(n)a事件能部分解释南方偏冷和降水偏多,及包括蒙古冷高压增强、青藏高原南支槽加深和西太平洋"负-正-负"的异常分布型在内的部分环流形势,但不能解释乌拉尔山阻塞的异常增强。模拟中等强度La Ni(n)a的影响并与强La Ni(n)a进行了比较,发现:只有当La Ni(n)a很强时,我国南方冬季偏冷、降水偏多的信号才显著;当La Ni(n)a强度只是中等时,这种信号将大为减弱。最后分析讨论了北大西洋异常增暖的影响,认为它对乌拉尔环流异常形成有重要贡献。因此,2008年1月雪灾的形成可能是包括强La Ni(n)a事件和北大西洋增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他文献
  红外大气散射/地表反射仪是全天候条件下连续工作的精密光电式气象仪器,此类仪器的开发也是实现云、能、天一体化仪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云、能、天的仪器测量可以使这
  卷云高而薄,而且具有与温室气体一样的大气增温效应.卷云的这些气候性质都是在理想的数值模式中模拟出来的.实际上卷云性质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明显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观
会议
  本论文介绍并评估了嵌套于大气环流模式IAP9L-AGCM中的沙尘传输模式(GMOD).该模式利用Wang et al.(2000)提出的起沙沉降参数化方案,对粒径小于10 μm沙尘的传输进行了模
会议
深夜,巴登街一幢八层高楼房的天台上,一个36岁的女子默默站在栏杆边上。此刻,她的心里正遭受着痛苦的煎熬。明天,就是她曾经深爱过的男人的大喜日子,她想送给他一份“贺礼”
  利用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型FLEXPART,对冬季中国四个本地站的大气污染源区特征进行分析。由示踪物(CO)从4个典型地区排放的后向轨迹模拟结果分析表明:大气的污染扩散过程与
会议
  本文利用完全耦合了大气化学-气溶胶-气候的CACTUS (Climate Aerosol Chemistry Tropospheric Unified System)模式研究了多成分污染物气候效应。文章进行了1951-2000年
  使用TDMPS(Twin Differential Mobility Particle Sizer,双差分淌度粒径分析仪)和APS(Aerodynamic Particle Sizer,空气动力学颗粒物粒径分析仪)在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
会议
  都市化是人類文明無法避免的腳步,而在此過程中形成的都市環境特徵爲都市高溫化、全球溫暖化,形成「都市熱島」效應,導致居住條件日益惡劣,其所反應出的微氣候改變,影響生活環
  利用1976-2006年间的太阳常数观测资料和小波方法分析了太阳常数的演变规律及其与太阳黑子数的关系.连续小波分析结果表明太阳常数具有多尺度的演变特征.在低频部分,太阳
会议
  采用古气候模式比较计划第二阶段(PMIP2)的4个海气耦合模式(亦即CCSM,HadCM3M2,IPSL,and MIROC3.2)比较了北极涛动(AO)在全新世中期(MH)和末次冰盛期(LGM)这2个古气候时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