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son-dependent forecast skill of the dominant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patterns over the North Paci

来源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2722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ulti-model ensemble (MME) seasonal forecasts are analyzed to evaluate numerical models performance in predicting the leading forced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pattern over the extratropical Northern Hemisphere.Results show that the time evolution of the leading tropical Pacific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coupled atmospheric pattern (MCA1),which is obtained by applying a maximum covariance analysis (MCA) between 500-hPa geopotential height (Z500) in the extratropical Northern Hemisphere and SST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Ocean,can be predicted with a significant skill in MAM,JJA and DJF one-month ahead.However,most models perform poorly in capturing the time variation of MCA1 in SON with August 1st initial condition.Two possible reasons for the models low skill in SON are identified.Firstly,the models have the most pronounced errors in the mean state of SST and precipitation along the central equatorial Pacific.Due to the link between the divergent circulation forced by tropical heating and the midlatitud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errors in the mean state of tropical SST and precipitation may lead to a degradation of midlatitude forecast skill.Secondly,examination of the potential predictability of the atmosphere,estimated by the ratio of the total variance to the variance of the model forecasts due to internal dynamics,shows that the atmospheric potential predictability over the North Pacific-North American (NPNA) region is the lowest in SON comparing to the other three seasons.The low ratio in SON is due to a low variance associated with external forcing and a high variance related to atmospheric internal processes over this area.
其他文献
利用1960—2012年江西省81个台站月平均气温观测资料和赤道太平洋NiNOZ区的海表温度距平指数资料,通过EOF、REOF等方法,对江西冬季气温异常的空间分布、时间演变等特征及其与ENSO之间的关系做了诊断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结果表明:(1)就整体而言,大范围区域性的一致性偏冷/偏暖是江西冬季气温的首要特征;就次区域尺度来说,赣西北冬季气温不同于江西省其他地区,是江西省冬季气温异常的
利用沙尘天气演变资料及相应气象观测资料及IPCC对未来预估的情况,不同情景特征描述等数据资料,重点分析了我国西北地区沙尘天气的历史演变情况,并对该地区典型台站的气象观测记录期间的沙尘天气发生发展过程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气候变化对沙尘天气的可能影响,对沙尘源区在未来不同情景下可能的变化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地区是我国沙尘天气的主要源区.从1954年有沙尘天气观测记录以来,全
利用清原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1979~2012年的地面观测资料,从33a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中挑选雾及其出现时段、气温、相对湿度和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用Excel统计分析清原地区雾的地理分布特征及日、月和年变化规律,并对雾出现时间的风向风速、气温和相对湿度等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对该地区雾发生演变的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是雾多发区.雾存在明显的年、季和日变化特征,1979~1996年雾日呈上
对于已经开播的国家级气象频道,如何将其更好地打造一个为观众服务的平台,如何令气象频道更好地向前发展,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关注和思考.综观世界上气象频道的发展可以看出,要想保持长久的生命活力,就必须有一定的频道理念.本文从“大新闻”理念入手,首先对“大新闻”理念进行界定,其次逐步解析将新闻理念中的“新、真、快、深入、情感、个性”等理念化于气象频道的节目制作,以期为气象频道特别是进入地方插播阶
本文主要以内蒙古西部城市乌海为例,从葡萄作物的适应性,干旱地区发展葡萄产业的地理位置、气候优势以及未来葡萄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评析,希望能对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葡萄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娱乐化是电视天气节目提高其可视性的一种可尝试的做法:借鉴娱乐节目的一些成功经验,在内容、形式和包装上加入适量娱乐因子,努力实现信息传递、娱乐和审美的完美结合,使受众在知晓天气信息的同时,得到更多、更好的气象服务.虽然天气节目需要娱乐元素,但气象信息无论怎样传播,都不能背离其服务的本质,不能为迎合受众和市场需求忘记其社会责任感.因此,电视天气节目在娱乐化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度”,倡导积极的娱乐,求“
基于1960-2011年汾河上游流域4个气象站的气温、降水资料,采用现代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52a来汾河上游流域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分盈亏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期为上游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汾河流域上游年平均气温呈极显著上升趋势,线性倾向率为0.203℃/10a,并在1993年发生由冷变暖的气候突变;20世纪80年代平均气温最低,21世纪初10年最高.年降水量
根据大同市1961-2009年逐日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风速以及阳高县1972-2009年逐日气温资料以及大同市1990-2009年城镇人口数、建城区面积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回归分析、非参数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R/S分析法研究大同市气温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和城市化进程对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同市年平均气温、极端高温、极端低温均呈上升趋势,极端高温的升温显著性最强;大同市城市
利用1960-2011年中国601站9~10月逐日降水量、日照时数资料,针对他人提出的华西秋雨指数,并结合华西秋雨的天气气候特征,改进建立了一种新的华西秋雨指数,并与他人提出的指数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华西秋雨指数能够相对更好的反映华西秋雨易发地区的地理分布及其强度变化,更准确地表征华西秋雨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利用新指数发现华西秋雨的全区一致性特征明显,并呈现准6年周期的年际变化,其年
本文利用1960—2008年山西省65个气象观测站的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滑动平均法、小波分析、突变分析等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山西省近49年来气温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对合理开发利用山西的气候资源,作好短期气候预测、改善农业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结果表明:(1)山西省年平均气温呈现上升趋势,气温倾向率为0.25℃/10a,气温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降低,70、80年代逐渐上升,90年代以后气温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