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与中国:相互竞争的霸权国还是民主化力量?

来源 :第二届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ACY101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本文中笔者讨论了这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其人民在近年的发展中传承了悠久文明的国家,在双边关系及其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中是作为互相竞争的霸权国迅速崛起还是代表了当今世界上寻求合作平等、自主自决结构的新生力量。中印两国作为“新型经济体”吸引了西方媒体的大量注意力。这一现象似乎把他们推向了浪尖,不管是在西方还是在亚洲,很多分析人士都认为印度和中国是同巴西甚至南非一同崛起的新型重要力量。在经过欧洲殖民主义导致的长达300年的落后以后,东方将重新成为世界力量的中心。笔者想质疑这一阐述,即使这是大多数西方国家的精英以及中印两国精英们都认可的主流观点。笔者还提出这是一种潮流;虽然是一种强大的潮流,但是另外一种在各个层面上都坚决质疑霸权主义的潮流也不可小觑。这些是中国和印度热烈讨论的议题。事实上,全球都在讨论:世界是否需要由几个国家通过权力制衡来进行管理,其中一些逐渐退出历史的国家让位给另一些国家,或者这个殖民主义、冷战和霸权主义的时代让一个世界历史的新时代所替代,这个新时代拥有全球合作与民主管理的新结构,推动全球国家与地区间的平等与公平。
其他文献
陈云(1905-1995)是多年来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之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0世纪50年代初,陈云制定和实施了稳定国内市场价格、控制恶性通货膨胀的有效措施.60年代早期,在国民经济遭受了1958-1960年期间“大跃进”运动的重创之后,陈云策划制定了为恢复国民经济而进行的政策调整的指导方针.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陈云主要致力于恢复“文化大革命”中失调的国民经济成分的正
本文试图根据中国党和政府高层领导人和知识分子关于民主的言论,辨析中国式民主是否是一种不同于西方自由式民主的新的民主模式。本文认为,中国特色民主理论带来了中国治理结构的变化,同时保持了现行人民民主模式。它不是一种完全异于现行人民民主和西方自由式民主的新的民主模式。这也就意味着,中国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增强党对民主化进程的控制,实现政治变革。
2009年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十周年,在这十年中,澳门从一个小城朝着作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国际都市迈进,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选取经济与政治两个方面,回顾澳门特区过往的发展历程,分析其特点并评估其成就,亦尝试提出对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化与循序渐进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些思考。
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与商品流通的统称。中国有些学者将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概念的内涵相等同。其实,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调节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中国改革开放前虽也存在商品经济和市场,但市场不起调节经济从而不起资源配置的作用。调节经济生活和实行资源配置的是国家计划。因而,虽有商品经济和市场,但不是市场经济。本文提出在中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有必要注意两点:一是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要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以解放思想为前提和先导,这条道路的形成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结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进过程中,矛盾问题的解决和今后复杂局面的应对都要求继续解放思想。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国际社会进入“开放性”、“外延式”发展阶段,政经交往、文化交流、思想互渗、社会共融乃前所未有,其发展亦对“地域性”、“本土性”的人类生存模式提出了挑战。在这种“全球化”的辐射中,不仅有政治、经济、法律的因素,同样也有文化、思想的因素。因此,不可简单回避或干脆否认“文化全球化”的问题。这种悄然逼近的“文化全球化”就包括当代宗教的传播与影响,而所谓“文化全球化”中“普世观念”、“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历史揭开了崭新一页。新中国60年的道路,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曲折发展的道路,是成功的道路,是赢得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尊重的道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国,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已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今天,同中国建有外交关系的国家已经达到了171个;在包括联合国在内的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中,中国已经成为重要一员。中国
从1949年10月1日建国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作为一个新生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在外交上始终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回顾分析了外交问题处理,以及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实行,并从中国外交战略角度分析了中国道路发展历程。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所一贯倡导的外交政策原则.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就提出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方针.新中国政府面对来自超级大国的巨大压力,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利益放在第一位,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反对任何损害我国的独立、主权、安全和尊严.80年代初,随着国际形势的演变和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中国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老一辈革
新中国外交走过了60年辉煌的道路.回顾这个波澜壮阔的历程时,可以看到,外交战略的演变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到20世纪60年代的“两面开弓”、再到70年代的“一条线,一大片”,直至80年代“全方位”,中国的外交战略大体上十年一变,经历了四个阶段.本文拟对这四个阶段的演变进行回顾,从一个侧面对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经验进行总结.通过对中国外交战略演变的回顾,可以看到,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