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县龙洲乡风电场风能资源特征分析

来源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j1990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靖边县龙洲乡风电场09年气压、气温和风的梯度观测资料和靖边县气象站相关资料,依据<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利用扇形相关分析对测风塔1年风速数据按16个方位分别进行订正,得到风电场各高度代表年风速资料,通过计算风电场各高度的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年有效风力小时数、年有效风功率密度和年有效风能,及风速频率分布Weibull拟合参数A、K值,分析了风场风能资源分布特征.代表年10-70m各高度代表年平均风速在4.7~6.5m/s之间,风速随高度逐渐增大.各高度月平均风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春、冬季风速较大,6-10月相对较小.50~70m较大风速出现在01-07时,30m在01-07时和14-16时,10m在14-16时.50~70m白天风速较小,夜间风速相对较大,10m则相反,30m日变化不明显.各层代表年风速日变化特征与观测年基本一致.30~70m各高度风速主要出现在4~7风速档,10m在2~6风速档.50~70m风能主要分布在8~12风速档,30m在7~10档,10m在5~9档.70m风能最大分布频率在6档,风速最大在4档,60m风能最大分布频率在8档,风速最大在5档,其余各层风能最大分布频率在9档,风速最大在5档;风能各高度均以S风向比例最高,其次在WNW风向,代表年风能均集中在偏西北风(WNW-NNW)和偏南风(SSE-SSW),偏西北风向风能略强;10~70m各高度年有效风力小时数占全年的79.2%~90.4%,占全年79%以上;风能最佳利用时段为70m和60m在23-09时,50m在0-08时,30m在7-16时,10m在11-17时;50~70m年平均有效风功率密度均在200W/m2以上,风功率密度等级均为2级,风电场具备开发和并网发电条件.
其他文献
2010年5月初至6月底,我国南方遭受11轮暴雨袭击,造成严重洪涝灾害,江西第二大河抚河位于抚州市的唱凯堤发生决堤事故,损失严重.其中6月19日江南地区迎来该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在近2个月中,与常年同期相比,南方很多地区雨量普遍偏多30%以上,福建南部降雨量达到以往同期的3倍.本文采用国家气象中心发布的常规原始报文资料,分析了2010年6月中、下旬我国南方暴雨的逐日和过程累积降水量情况,利用基
用NCEP每6h一次的1°×1°格点资料和中尺度模式WRF(V3.1),对2005年7月1-2日发生在甘肃东南部的一次暴雨天气进行了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运用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对本次天气过程的螺旋度与降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具有明显的局地性特征,并且降水过程中中小尺度系统活动较为频繁.高原短波槽的生成,以及来自南海和孟加拉湾的水汽输送是造成此次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之一.WR
常州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是其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主要发生在夏季,其次是初秋和晚春季节,冬季暴雨则非常少见,2月份出现暴雨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所未见的.气象工作者们对暴雨尤其是夏季暴雨的发生、发展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秋季、春季和冬季暴雨也有一些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对江苏地区冬季暴雨的研究还未见.2010年2月10日夜里到11日常州市普降中到大雨,新北区出现了暴雨,全区有记录的34个站
如皋在2009年10月末-11月初于全国性寒潮天气过程中,出现了一次较早、较强的秋季寒潮和霜冻.本文以天气学原理为基础,从高、低空天气形势,地面冷锋移速及相应天气实况,预报依据等方面对影响此次强寒潮天气进行详细阐述.找出寒潮发生的大气环流背景和物理量分布特征,为寒潮天气的预报提供可供借鉴的分析依据.对其成因进行分析的结果是:①.欧亚中高纬度地区一脊一槽型的大气环流场是产生寒潮的根本原因.②.贝加尔
为了研究相似离度法中形相似与值相似权重系数的取值问题,本文以南京地区降水事件的预报为研究对象,以南京单站地面温度演变场、湿度演变场和海平面气压演变场为相似要素场;通过设计九组不同形相似与值相似的权重系数的比值逐年筛选历史样本并分别统计其对降水事件的预报效果,最后得出:①在降水相似预报中,气压场和温度场形态分布比数值大小更为重要,而湿度场两者则同等重要;②运用单要素场作降水相似预报时,湿度场效果最好
华南前汛期雨季开始日期的迟、早是短期气候预测中的重要课题.本文研究了华南前汛期开始日期年际变化及年代际变化,讨论了影响前汛期雨季开始早、晚的前期冬季海、气异常特征.结果发现:(1)华南前汛期开始日期具有明显年际变化,近50年来,开始日期有逐渐推迟的趋势.前汛期开始日期还具有显著的准2~8年的年际和准10年的年代际周期变化.(2)华南前汛期雨季开始的早晚与前期冬季大气环流存在显著的相关.当冬季北半球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地面自动站资料以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2008年4月19-20日宿迁地区大暴雨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环境场条件以及触发和维持机制.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在高空西风槽加深发展后与南支槽叠加,西南急流强盛,中低层暖性切变维持、低涡东移以及地面倒槽发展的条件下发生的,且暴雨落区位于西风槽前、切变线和西南急流之间;低层辐合与正涡度、高层辐散与负涡度,形成的"抽吸效应",加强了中低层辐
2010年05月05日夜间重庆中部发生一次强对流过程,该过程造成了雷暴、冰雹和大风等强烈天气.本文使用常规资料、雷达观测资料和1°×1°NCEP再分析资料对这次强对流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强对流发生前环流形势为一槽一脊型高压脊位于乌拉尔山,且存在西北-东南走向的闭合中心,乌拉尔山以东是宽广的低压带,低压中心位于贝加尔湖地区北部,低压槽呈西北-东南走向,向南延伸至我国的河套地区,温度
本文利用2008年1月25日-29日NCEP/NCAR一日四次全球再分析资料对1月25日-29日江苏省大范围强降雪过程的天气背景、散度场、水汽通量的流函数与势函数、视热源与视水汽汇以及Q矢量等物理量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南北地区的对比.结果表明:(1)200hPa与850hPa的散度差值场,与降雪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2)沿江和苏南地区明显的水汽辐合,配合北方冷空气的向南侵入,是造成江淮流域持续暴
陕西位于中国内陆腹地,南部的秦岭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北部处毛乌素沙漠南端,其由南向北分别跨越了秦巴山地、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等三个不同的地理地貌结构.从天气气候上看,绕青藏高原的西南气流和北部的西北气流易在此交汇而成云,同时,高原短波槽极易影响陕西中南部地区,所以,研究陕西的云量状况不仅能揭示陕西的地理气候特征极其演变情况,了解陕西空中云水资源的总体状况,而且对东部地区的云量变化有指示和先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