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波治疗跟痛症远期疗效优于局部痛点封闭疗法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19791013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放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与局部痛点封闭疗法治疗跟痛症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西安市红会医院足踝外科符合条件的跟痛症患者156例,被随机分为放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组(冲击波组)和局部痛点封闭疗法组(痛点封闭组)两组。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腹膜外骨盆填塞在骨盆骨折大出血急救中的应用时机选择与策略.方法 2006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创伤骨科运用腹膜外骨盆填塞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18-63岁,平均38.2岁.
会议
一、目的 对影响临床疗效的国内外髋关节假体形态和表面特性进行测量观察分析比较,提出髋关节设计制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二、方法 三、测量国人的股骨腔形态,并与国内外人体股骨上段几何形态结果比较,给出了中国人与欧美人股骨上段几何形态的主要差别。
目的:通过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双道双束重建术与单束重建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对前交叉韧带双道双束重建术做一客观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间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骨科医院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的32名患者,根据病人的病情,医生建议和患者意愿,将所有病例分成2组,单束重建组(A组)和双束重建组(B组)各16例。
目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是治疗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所致关节损伤的主要手段,能帮助患者矫正畸形、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但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只给患者提供了改善功能的条件,要达到很好的术后恢复效果,术后的康复锻炼和护理非常重要。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开放性创伤患者的治疗及术后护理评估、护理对策及注意事项.方法:总结100例开放性创伤患者应用VSD技术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一、常规护理:1、易压迫的部位,如背部、骶尾部,足跟部等处,应经常更换体位,用垫圈、被子等将其垫高、悬空.2、防止负压封闭引流敷料的引流管压迫或折叠,而阻断负压源.
目的:通过尸体解剖,观察副神经的行程及其与颈丛的交通支情况,对比不同节段副神经移位肩胛上神经,为临床副神经移位肩胛上神经提供解剖学基础。
目的:探讨腰椎(L1~L5)微创植入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的两种不同置钉方法的精确性、术者与患者的辐射暴露情况、临床效益。方法:通过20例连续病例,行腰椎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内固定、luxor通道系统开窗减压间盘摘除术,随机分为徒手置钉组、3D手术图像导航系统组,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和手术节段方面平等无统计差别,其中徒手置钉组11例、置入螺钉44枚,3D手术图像导航系统组9例、置入螺钉36枚
To analyze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 of Endoscopy associated with a novel retractor in treating single segment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 by anterior approach.
目的:探讨第4、5伸肌间室动脉蒂桡骨远端骨瓣移位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期间,采用第4、5伸肌间室动脉蒂桡骨远端骨瓣移位治疗6例月骨缺血性坏死患者,其中LichtmanⅡ期2例、ⅢA期3例、ⅢB期1例,6例患者均在腕关节中立牵引位外固定支架固定10~12周,去除外固定支架后形腕关节功能康复治疗。
目的评价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观察31例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急诊采用清创、骨折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