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耦电抗式可控串补基本应用研究

来源 :第六届输配电技术国际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o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耦电抗式可控串补进入实用,必须对其基本应用进行研究。本文导出了考虑漏抗后的装置可控电抗公式;针对变耦电抗分级调节的特点,提出了快速有效的带有离线调节的功率调节算法。在暂稳定控制过程中引入附加变量△ω和变增益方法,显著增强了系统阻尼。以动模试验系统为背景,按新的电抗公式设计制作了21级变耦电抗装置,以实际可调电抗按所述方法对功率调节和暂稳定控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调节控制效果良好。
其他文献
本文给出了一种快速计算紧急状态下线路电流的方法,引入线路电流安全裕度指标,利用该指标来辨识跳闸线路的关键影响线路和预测系统可能发生的多重故障事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线路电流安全裕度的系统状态空间截断可靠性算法。该算法将线路跳闸后安全裕度较小的故障事件筛选出来,能有效截断系统故障状态空间,协调事件可靠性分析计算速度和精度的矛盾。应用表明,本方法不但能有效进行事件可靠性的影响与截断分析,还能反映出系
在城乡电网建设中,配电网是电力建设的基础,为所有用电用户提供电能。电力部门通过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DAS)为用户提供最好的供电服务。DAS能实现自动隔离故障的输电线路,同时恢复对非故障线路的继续供电的功能。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供电部门供电的可靠性以及供电质量能够得到可靠的保证。本文介绍了DAS的发展历史及其技术在国内和其他国家的应用现状,然后具体介绍了目前DAS中采用的技术。
本文针对异构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集成问题,提出了基于IEC 61850和OPC的异构设备集成新方法。采用各厂商的私有通信协议,获取异构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采集的私有数据;遵循IEC 61850建模规则,将私有数据转换成符合IEC 61850标准的电能质量数据对象模型,根据映射法则,将IEC 61850模型映射成统一的OPC数据格式;遵循OPC规范,提供OPC开放应用程序接口。该方法成功应用于浙赣电铁电能质
在国家层面上,举国家财力而加快建设的百万伏交流和±800kV直流输变电系统构成的特高压电网为核心的坚强国家电网,对于实现在更大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推动我国水力、火力能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已有24年成熟运行经验的我国超高压电网输变电系统必将为特高压变电站、换流站无论在设计、施工、安装、运行等方面奠定坚实的基
雷电参数的选取对于评估线路的防雷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雷电定位系统测量的数据为依据,本文提出了重庆地区雷电参数的选取办法。通过与气象观测站人工统计结果的比较,笔者提出了采用15km×15km的网格来统计地区的雷电日。尽管可以根据雷电定位测量的数据直接计算线路的落雷密度,但是如何选取线路的走廊半径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在目前阶段,可以参考CIGRE推荐的公式N=0.023T公式计算线路的落雷密度。根
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是我国第一个1000kV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为了保障示范工程变电构架的技术先进性和经济性,开展了特高压交流变电构架试验研究。本文重点介绍了特高压交流变电构架1:2模型试验方案的确定,构架模型试验的技术手段,以及构架试验数据分析。首次1000kV交流变电构架模型试验,为示范工程变电构架设计提供了参考,积累了变电构架等大型结构的试验经验,为后续1000kV或更高电压等级输变电工程构
第一个800kv特高压输电工程已经进入合同执行阶段,第二个已进入投标阶段,第三个进入投标准备阶段,由此可见,800kV直流作为一个的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的电压级已被接受。由于早就认识到这种需求,ABB不仅进行了800kV直流设备的研制,并且筹建了一个800kV直流设备长期试验回路,以此来建立对这一新的电压级、新的技术和新开发的设备的信心。这个位于瑞典的STRI的试验回路于2006年11月加直流电压85
由于国家电网公司所属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采用了基本相同的设备体系,以5项直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考虑,有利于综合分析它们的运行状况、分析总结直流工程的运行规律。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所属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情况,对各直流系统的运行指标进行统计,以此为基础对系统运行的典型异常情况进行分析。
本文论述了朝阳500kV全户内变电站的布置方案,简要介绍了本站设计过程中在设备布置、各电压等级设备与主变联络方式上的一些特点,对500kV变电站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针对大量使用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运行中由于受潮和阀片老化引起的避雷器故障,通过早期避雷器在线检监测装置、避雷器带电检测装置和无线远传避雷器在线监测数据系统等手段,及时发现避雷器内部受潮和阀片老化缺陷,确保避雷器的安全可靠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