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害羞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平日礼貌的好公民突然爆发的攻击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害羞与攻击性的外显、内隐关系,为了解害羞提供证据和理论支持。研究一对104名暴力犯中的初犯和惯犯进行害羞调查;研究二以中部地区548名大学生为被试,用问卷法探讨害羞、攻击性及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研究三对害羞与非害羞大学生(共43名)进行IAT测试,分析内隐攻击性。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暴力犯中,惯犯害羞程度比初犯更高,在乐群性维度得分也更高。(2)害羞与非害羞个体在外显攻击性存在显著差异,害羞者得分更高。害羞对攻击性有预测作用,高害羞意味着高攻击性;害羞能预测社会支持,个体越害羞则社会支持程度越低;社会支持对攻击性有预测作用,低社会支持预测高攻击性。社会支持在害羞与攻击性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害羞者具有轻微程度的内隐自我攻击信念,中等程度的内隐攻击性评价效应。而非害羞个体仅有轻微程度的内隐攻击性评价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