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常成年人群体、成人脊柱侧凸患者脊柱、骨盆术前、术后的各项矢状位影像学指标测量及其相关性研究

来源 :安徽省医学会骨科学第十三次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uxuan0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估脊柱矢状面形态,测量标准姿势下侧位x线片上的参数包括:
  (1)胸后凸(thoracic kyphosis,TK):测量T4上缘与T12下缘之间的Cobb角度;
  2)腰前凸(Lumbar Lordosis,LL):测量L1上缘与S1上缘之间的Cobb角度;
  (3)矢状位垂直轴(Sagittal Venical Axis,SVA):骶骨后上缘与C7铅垂线(C Plumb Line,C7PL)的距离,如果C7PL在骶骨后上缘的前方则将距离定义为正值,如果在骶骨后上缘的后方则定义为负值,此距离的数值通过X线片上测量值与比例尺换算得到.
  Mac-Thiong等推荐拍摄站立位侧位X线片的标准姿势为:患者自然站立位,双膝绷紧,平视前方,双上肢上抬约45°,手指接触锁骨,即双上肢抱胸体位.Roussouly等认为,标准姿势下脊柱矢状面形态存在很大的个体间差异。其他研究也表明,年轻、中年和老年健康者,以及患有背痛的患者当中,均可存在个体差异。研究表明,这些参数可以被精确测量,并且具有可重复性,而且随年龄增长、症状性背痛发展或继发于融合腰椎邻近节段的退变,这些参数值也随之特征性变化。Vedantam等认为,SVA随着年龄前移,从青少年时期均值5.6 cm移至中老年均值3.2 cm o Evcik和Yticel报道,患有慢性背痛的患者有较小的LL值。一组87例腰椎融合术后的回顾性研究发现,铅垂线的前移预示5年内融合邻近节段退变率较高。总之,腰前凸的减少、SVA的前移与症状性背痛及腰椎退变具有相关性。
  很多研究证实,骨盆解剖调节脊柱矢状面形态,而且很大程度上决定个体腰前凸的大小目前认为,对骨盆的解剖学评估是完整评估脊柱矢状面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Berthonnaud等指出,矢状位上,脊柱可被看成一条把头部连接至骨盆的直链,其中相邻的各个解剖学组件(颈椎、胸椎及腰椎)之间密切相关和相互影响,从而在消耗最小能量的前提下保持一个稳定的姿势。Jackson等认为,个体腰前凸的大小取决于其骨盆的解剖参数。自从Duval-Beaupere等于1992年定义PI以来,许多研究发现PI与腰椎矢状位形态有明显的相关性。Upasani等利用线性回归性分析160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患者的骨盆参数(PI, PT和SS)及脊柱矢状位参数(TK和LL)的关系发现,3组(胸弯组、胸腰弯组及正常对照组)的PI均与SS. PT有明显的相关性,而 LL则与PI, SS有明显的相关性。Mac-Thiong等研究发现fll,正常青少年中,骨盆形态(PI)控制骸骨与骨盆的方位(SS),继而决定了LL。当SS增加时,腰前凸的下方弧度增加,整个腰前凸也相应增加。Roussouly等fzl回顾性分析160例正常成年人发现,SS和LL有相关性,认为SS决定LL的大小,SS增加导致LL角度的加大。SS<350和较低的PI值决定一个相对平而短的腰前凸;SS>45。和较高的PI值导致一个长而弯的腰前凸。正常成年人中,PI与LL有明显的相关性。Legaye等认为,成人脊柱侧凸中,PI与LL也有明显的相关性。
  许多研究显示胸弯型AIS的TK值小于正常青少年。朱锋等研究发现,AIS的胸椎前柱生长快于后柱,可能是AIS的TK值减小的原因。研究表明正常人的TK与LL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但Vedantam等发现,正常青少年中TK与LL无相关性,而在正常成人中存在明显的相关性。Legaye等flll和Mac-Thiong等研究发现,AIS的TK与LL也存在相关性。邱勇等对特发性胸椎侧凸患者的研究发现,胸椎矢状位形态((TK)与骨盆形态无明显的相关性,认为是由于胸椎与骨盆之间存在腰椎代偿。Mac-Thiong等认为,AIS患者的TK大小主要取决于脊柱本身的畸形,而LL则主要受骨盆解剖的影响。总之,AIS患者、正常青少年、正常成年人,还是存在脊柱疾病的成年患者,脊柱与骨盆排列关系中相邻解剖部件密切相关并相互影响。对LL的影响主要来自于骨盆解剖(PI),而TK主要源于胸椎本身的畸形。目前对于中国正常人群以及成人脊柱侧凸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测量仍是空白。
  本文主要对中国正常成年人群体、成人脊柱侧凸患者脊柱、骨盆术前、术后的各项矢状位影像学指标测量进行研究,并分析其相关性。
其他文献
  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晚期表现,虽然心衰的药物治疗己取得了显著地进展,但对于心脏失同步化的心衰患者,抗心衰药物疗效甚微,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
会议
  目的:分析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和心电图特点,并探讨其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方法:43例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根据24小时室
会议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经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对我科自2006.7~2012.2收治的56例房颤患者进行CARTO三维标测系统系统指导下的导
会议
  室性早搏(VPB)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对于影响生活质量,长期频繁发作以及可能触发和驱动室速室颤的VPB,临床上常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ADD),CAST研究及firth研究表明
会议
  老年人窦房结或/和房室传导系统病变常为进行性或不可逆性改变,若发生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易出现心脑供血不足表现,是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适应症。但老年人缓慢心律失常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