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培育池设置不同水平进行大瓶螺养殖,测试结果表明:大瓶螺在长沙地区全年共产卵141天,有效繁殖期近4个月。平均每螺年繁殖成螺、中螺、仔螺共870个,重3158g。水温20~30℃、饵料充足时,螺苗发育最快,38天达性成熟。成螺密度、性比及水草覆盖率对雌螺的产卵频数、产卵量及成螺生长速度均无显著影响。雌螺体重与其产卵数、产卵量间分别存在着显著、极显著负相关,相关数r分别为-0.6714、-0.81
【机 构】
:
广州师范学院生物学系(广州) 湖南师范大学生物学系(长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培育池设置不同水平进行大瓶螺养殖,测试结果表明:大瓶螺在长沙地区全年共产卵141天,有效繁殖期近4个月。平均每螺年繁殖成螺、中螺、仔螺共870个,重3158g。水温20~30℃、饵料充足时,螺苗发育最快,38天达性成熟。成螺密度、性比及水草覆盖率对雌螺的产卵频数、产卵量及成螺生长速度均无显著影响。雌螺体重与其产卵数、产卵量间分别存在着显著、极显著负相关,相关数r分别为-0.6714、-0.8131。雌螺体重与其产卵量间直线回归方程为:y=88.22-1.82x。近亲繁殖使得螺苗存活率有下降的趋势,生长速度有变慢的的趋势,但景咯不显著。
其他文献
人类的历史已进入到2l世纪,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日新月异,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国际上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生物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基因操作技术、生物制药技术、人类基因组技术、基因治疗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胚胎干细胞技术、反生物恐怖技术。本文介绍了技术创新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影响,分析了国际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现状,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日新月异,简单介绍一些新品种:肿瘤坏死因子、神
我们从2001年起对我国东海展开了大规模的药源微生物筛选和新药研发工作,在2002年4月5日至20日为期半个月的海上作业中,连续航行约4000海里,从上海崇明岛北端向南绕行上海、嘉兴、杭州、绍兴、宁波、舟山、台州、温州,南端直至福建省附近的南鹿列岛,东面远达东极岛,对离开海岸线2030海里外的东海海域进行由南到北的全方位样品采集和微生物筛选研究。本文报道了本次样品采集后的海洋微生物分离培养、活性筛
目前,国外对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热潮正在兴起,而国内仅处于起步阶段。国内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等有关单位率先在国内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并主要集中在肿瘤生物学的研究方面。于2002年在我院主持举办了我国南方蛋白质组学首期学习班,是在国内率先进行海洋生物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现将部分重要结果报告如下:南美白对虾血清类Ig的鉴定,海水养殖动物重要病原菌的免疫蛋白质组学,细
微藻,不是分类学上的名称,而是指那些介于微生物和植物之间、能进行放氧光合作用的藻类类群。本文介绍了微藻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对MT及其特性及转MT基因微藻的构建进行了分析,为将多种类型的转MT微藻早日应用于工业实践,发挥它们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作用,我们在实验室条件下,就藻细胞的生长条件及其对重金属的吸附与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简述了转MT微藻培养系统及其与重金属废水净化耦合体系的开发情况
芋螺毒素是芋螺(Conus)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套非常精密的神经药物学武器,用于捕食和防御,它们多数由12~46个氨基酸残基所组成,大多数含两对或三对二硫键。它们主要作用于细胞膜上各种离子通道以及神经递质和激肽的受体,阻断或增强神经兴奋信号的传递,具有很强神经毒性。本实验室近年来开展中国南海芋螺毒素的研究,近期从海南岛三亚附近海域采集到十几种芋螺样本,对数量较多种类的进行了毒素的分离纯化和结构
记述采自贵州自然保护区的节足蛛科阿纳蛛属一新种:茂兰阿纳蛛Anahitamaolan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节足蛛科(Ctenidae)在蜘蛛目是一中等大小的科,主要分布于非洲。中国有田野阿纳蛛AnahitafaunaKarsch,1879和AnahitamultidentataSchenkel,1936两种记述,担后都系根据一幼蛛而命名,应予以废除。实际中国以往只记述一
中心蛋白是中心体的组成成分,存在于许多生物体中,对中心蛋白基因的克隆和测序有助于进一步研究中蛋白在体内的功能。该文利用巢居式PCR技术,从游仆虫大核基因组DNA中扩增出了中心蛋白基因片段,将扩增产物克隆至pGEM-T载体中并对该片段的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根据该序列设计引物,结合游仆虫的端粒序列,从大核基因组中扩增出了该基因的另外两个片段,为全序列的测定奠定了基础。
菲律宾蛤仔是莱州湾的主要经济贝类之一,资源丰富。该项目在莱州市朱由镇养鱼试验场浅东宋镇东北部浅海滩涂对菲律宾蛤仔进行了滩涂规模化养殖试验,通过对不同滩涂底质,不同密度,不同潮区选择等进行播苗养殖对比试验,初步研究了莱州湾菲律宾蛤仔的优化养殖技术,并对其生长特征及生物学特点等进行了研究,项目于1997年11月通过专家验收,经过6个月的滩涂养殖,蛤仔平均增重3倍以上,规格达到2.5cm,平均亩产达到9
从渔业生态系统中能量结构与转换率研究档湖生态渔业,得到:1995年浮游植物对太阳总辐射能利用率达0.81℅,鱼类对浮游植物净产量利用率2.22℅,太阳能转移为鱼产量的生态学效率0.0069℅。比安乡珊珀湖的0.32℅、0.94℅和0.0025℅高1.53倍、1.36倍和1.76倍。能量转系数总能为0.91℅,其中,光合能1.01℅,生物能9.12℅,生物能-工业能8.99℅。 每生产吨鱼的能量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