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米WC/Ni60B复合涂层在摩擦磨损中的析出现象

来源 :第八届全国摩擦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llll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激光熔覆的方法,以45钢为基体,Ni60B自熔性合金粉末为基体相,微米和纳米WC-12%Co为增强相,研究制备了WC-12%Co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采用MM200环块磨损试验机,对熔覆涂层在干摩擦滑动磨损条件下进行相同载荷不同磨损距离的磨损试验,分析了涂层在干摩擦磨损中的析出现象。试验结果表明:磨损后,两种熔覆涂层的表面显微硬度均比磨损前有所提高;磨损过程中,熔覆涂层中有析出现象;析出相有望改善涂层的磨损性能。
其他文献
针对攀钢生产的管线钢、梁板钢等200×1300mm连铸坯表层出现网状裂纹,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钢中C、Mn/s比和Al、Ti、V、Nb等合金元素及连铸机设备和浇注状况对连铸坯表层网状裂纹的形成和扩展都有重要影响。通过金相显微镜、SEM、TEM和EDS等研究铸坯表层网状裂纹的形貌特点,得出由于连铸坯表面冷却不均匀产生γ-α-γ反复相变,并伴随各种碳氮化物在晶界析出,连铸坯在受到外力(热应力
针对不锈钢冶金特性和最终用途特点设计了板坯连铸工艺装备和工艺参数,在热调试和生产过程中连铸工艺被不断调整,目的在于改善板坯表面质量。目前,以304为代表的板坯修磨率达到了样板厂水平,板坯表面质量达到了设计要求,工艺设计被证明是合理的。
以柳钢四号板坯连铸机为分析对象,采用具有较强通用性的板坯连铸浇铸过程静态仿真软件CCPS OFFLINE分析了在浇铸Q235时产生内部裂纹的原因及防止对策。用该软件的二冷优化模块对其二次冷却水量进行了优化,并把优化后的水表在实际的浇钢过程中加以了应用。生产结果表明,二冷水量优化后对应的铸坯内部质量较之优化前有了明显的改善,说明通过板坯连铸凝固传热仿真计算获得的优化二冷水量具有较好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内部缺陷是影响厚板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对D级船板探伤缺陷的低倍和金相分析,认为钢板缺陷是由连铸板坯中氢引起。讨论了氢对厚板探伤的影响,并提出了控制板坯氢含量的措施。实施以上措施后,钢板内部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本文介绍了鞍钢中薄板生产线SPCC冷轧板表面夹杂攻关情况。通过分析表面夹杂产生原因,采取了到站钢水成分控制、LF炉精炼操作制度、中间包冶金的调整、机前优化结晶器内流场操作等一系列措施,使SPCC冷轧板的缺陷大幅度减少,同时证明了采用连铸连轧工艺可以生产出优质的冷轧深冲用钢。
轧材表面质量取决于轧件在热轧过程中晶粒边界析出物的数量和形态。这些析出物会在材料热变形过程中阻碍晶界移动,从而在这些位置产生机械应力。当这些位置的应力超过极限应力时,便会产生裂纹。热轧时轧材的温度在650-1000℃的范围内,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诸如氮化铝(AlN)、氮化硼(BN)、碳氮化钒(VCN)、及碳氮化铌(NbCN)等N析出物会严重降低金属的延展性。其中,影响最大的析出物是氮化铝(AlN)。
本文结合长钢的实际,分析了HRB335钢铸坯脱方产生的原因,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后,取得的效果。
本文以攀钢四流大方坯连铸中间包为研究对象,根据相似原理建立了1:4中间包物理模型。通过水力学物理模拟和数值计算,研究了非等温过程中不同控流装置下的中间包内钢液流动和传热行为,并优化出合理的控流装置方案。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中间包控流装置能够使流场和温度分布更加合理,最终达到均匀多流中间包各流的温度,促进非金属夹杂物的上浮去除的效果。
本文用不同比例的硅灰石和海泡石混合填充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树脂,并对该复合材料进行表面镍离子注入处理。通过摩擦磨损实验来考察矿物填充及离子注入对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灰石和海泡石填充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随着硅灰石所占比例的提高而下降;质量磨损率随着硅灰石含量的提高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且在酚醛树脂、硅灰石、海泡石三者比例为7∶4∶3时的磨损率最小。离子注入能有效降低复合材料的摩擦
提出了一种用有机粘土改善润滑油性能的新方法。采用季铵盐作为表面活性剂通过键合和离子交换对粘土进行表面修饰制得了有机粘土.在M-200和MS-8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有机粘土的摩擦学特性,采用红外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了粘土的有机活化和分散效果、用SEM和EDS分析了磨损表面形貌和表面膜元素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有机粘土在润滑油中有很好的分散性,作为添加剂存在一个最佳的添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