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ke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初步探讨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灌注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及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4月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7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溶栓前后均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弥散加权成像(DWI)及3D-pcASL灌注成像,观察溶栓前病变大小及信号特征、动脉闭塞及血流灌注情况;评价血流灌注与责任动脉是否一致;比较3D-pcASL与DWI上病变的范围,确定两者匹配情况,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带。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新生儿床边胸部DR(数字X线摄影)的有效成像方法和必要的辐射防护措施,以提高摄片成功率和影像质量。方法 利用床边DR 系统进行全程化、系统化操作处理,并同时兼顾到摄片质量和辐射防护。结果 在对患儿加强防护的前题下,对摄片过程及计算机图像处理等全程化管理后,降低了废片率,提高了图像质量。
目的 研究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DB)病灶周围环形硬化边的影像学特征,为其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搜集本院2001 年至2008 年4 月本院手术病理证实肿瘤病例共1347 例。病灶周围有明显硬化边的共27 例,其中FDB17 例,均行X 线检查,15 例行CT 检查;骨囊肿6 例,全部行X 线检查,其中5 例行CT 检查;非骨化性纤维瘤4 例,3 例行X 线检查,1 例只有CT 检查。其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床旁胸片的X线特征,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协助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方法 根据X线诊断及分级标准,回顾分析54例经临床确诊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片表现。
目的 探讨合并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的线粒体脑肌病(MELAS综合征)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特点。方法 收集经临床病理证实的MELAS综合征共5例,回顾性分析其MRI和磁共振波谱MRS资料。结果 MR脑实质均呈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呈高信号,MRS分析显示病灶区见典型的乳酸盐峰,N-乙酰天门冬氨酸盐/肌酸值正常或略降低。
目的:通过对1例罕见的原发性颅神经淋巴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对1例原发性颅神经淋巴瘤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讨论其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改进投照颈椎双斜位片时充分显示颈椎椎间孔、小关节、椎弓根的方法。方法根据各椎体运行角度差异,头部冠状面与胶片成45°角,躯干冠状面与胶片成60°角,X线中心线向足侧倾斜15°角。
目的 分析CT检查应用于脑肿瘤卒中及高血压脑出血的影像学鉴别效果。方法所有脑肿瘤卒中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实施头CT平扫及CT灌注成像检查,并进行组间比较。
Purpose Tocomparethebreath-hold,respiratory-triggered,andfree-breathingtechniquesindiffusion-weighted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fortheevaluationoffocalliverlesionsona3.0Tsyst
目的 定性模拟测量床旁X摄影过程中在不同的摄影能量下,受检者吸收剂量,陪伴者、相邻患者以及工作人员的散射线辐射剂量,以指导床边摄影过程相关人的防护策略。
目的 动脉栓塞术是肺结核咯血治疗的重要手段,而非支气管性体动脉(NBSA)在肺结核咯血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主要探讨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咯血的疗效及NBSA与咯血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