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支气管镜药物灌注联合冷冻疗法在支气管透壁型纵膈淋巴结结核治疗中的作用

来源 :第11届全军呼吸内科专业委员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24568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支气管透壁型纵膈淋巴结结核的镜下特征并观察冷冻治疗联合药物灌注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例支气管透壁型纵膈及支气管旁淋巴结核患者的气管镜镜下表现及腔内冷冻治疗联合药物灌注的次数、时间、效果、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患者平均年龄31.17±9.99岁,男女比例为1∶1.9,气管镜下表现分为①干酪样坏死型:在纵膈淋巴结分布位置黏膜充血、水肿,呈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高低不平息肉样或结节样改变,基底宽,表面多覆盖有干酪样坏死样物.本组病例中干酪样坏死型为11人,占47.82%.②肉芽肿型:支气管腔内肉芽结节突入管腔,基底较宽,部分夹杂碳末色素沉着,表面光滑,无明显干酪样坏死组织覆盖,组织质地疏松.本组病例中肉芽肿型为12人,占52.18%.另外,3例患者两种表现类型同时存在,均为多发部位透壁型淋巴结结核患者.初次诊断时间为全身抗结核治疗后平均3.4±0.6月,透壁型淋巴结病灶共41例次,发生在左侧部位包括气管下段左侧壁14例次,占总数34.15%,右侧部位包括下段右侧壁25例次,占总数60.98%,隆突部位2例次,占4.87%,以气管下段右侧壁、右上叶及中叶支气管开口多见.多发病灶组10例,占43.48%(10/23),平均病灶数为2.82±0.6个,单发病灶组13例,占56.52%(13/23)药物灌注治疗中位次数8次,中位治疗时间87天,冷冻治疗中位数为3次,中位治疗时间为35天,两者治疗方法次数之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多发病灶组灌药治疗次数中位数为8次(6~12次),单发病灶组治疗次数中位数为7次(5.5~10次),两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57).多发病灶组冷冻治疗次数中位数为4次(3~7次),单发病灶组治疗次数中位数为2次(1~6次),两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15)(图5).总体有效率达到97.56%,有效者镜下表现为息肉样或结节样组织完全清除或体积缩小,受阻塞支气管管腔较治疗前通畅,治疗后局部有碳末色素沉着或轻度疤痕组织增生常见.并发症为局部少量出血、支气管纵膈瘘,发生率为3.59%,远期未见复发.结论:冷冻治疗联合药物灌注是治疗透壁型纵膈淋巴结结核的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目的:心血管疾病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最常见的并发症,同时也是造成OSA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弥补临床研究的不足,我们在本研究中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PAP)对OSAS小型猪NO、ET浓度及心肌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成年中国小型猪,随机分4组(n=6),A、B、C组给予22d、6h/d的间歇性低压低氧(0.5大气压,氧含量11%)处理,利用低压低氧方法诱导OSAS小型
会议
Background There is great controversy as to whether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polymorphisms affect survival of cancer patients.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qualitatively review the ass
Introduction Accurate clinical staging of mediastinal lymph nodes (MLNs) of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is important in determining therapeutic options and prognoses.Integrated po
目的:观察骨髓来源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cells,BMDCs)通过多途径在不同时间点参与肺损伤修复的作用.方法:构建FVB/NJ小鼠博莱霉素诱导肺损伤模型,24小时或21天后接受BMDCs或空培养基尾静脉注射,第7天、14天、21天和28天取材,行H&E染色、马森染色、羟脯氨酸含量检测和TNF-α的Western Blot检测.同时构建GFP骨髓嵌合小鼠模型,放射性肺损伤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the safety profile of single-agent chemotherapy plus targeted agents compared with single-agent chemotherapy alone as second-lin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Non-Small
会议
会议
会议
目的:比较我科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对12例(男8例,女4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检查结果,并与采用内科胸腔镜检查53例(男性30例,女性23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检查结果对比分析,评价纤维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与内科胸腔镜优缺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科于1995年1月至1997年12月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对12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检查结果,并与2007年1月至2010年4月10日采用内科胸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