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化改性磁性壳聚糖树脂对Hg2+和UO22+的吸附

来源 :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b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反相(W/O)乳化交联技术制备磁性壳聚糖微球,并经乙二胺改性(EMCR),用于吸附水溶液中的Hg2+和UO22+.利用光学显微镜、红外光谱、孔径和比表面积测试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因素如pH、接触时间、初始浓度对EMCR吸附Hg2+ 和UO22+和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容量随pH升高而增加;pH<3时可选择性分离Hg2+和UO22+,是由于Hg2+能与Cl-形成络阴离子(HgCl3-),以离子交换机理吸附,而UO22+则不能.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饱和吸附容量qm(mmol/g)分别为:Hg2+2.14、UO22+1.50.动力学数据可由拟二级方程拟合,表明以化学吸附为主要机理.吸附Hg2+ 和UO22+的EMCR可用0.02-0.1M 硫脲脱附,脱附率大于90%.
其他文献
依据相关标准及探测器系统标定对辐射场参数的要求,研制了万Ci 钴源的贮源设备,得到了高品质的强γ射线辐射场,建立核探测系统标定、仪表检定校准及吸收剂量研究的实验平台,在新型探测系统灵敏度标定及相关科研实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解决军工核生产中放射性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影响问题,一文着力对放射性固体废物退役治理研究,他选择南方某铀选冶厂作为研究场地,采用局部静态法测量氡析出率,通过采用砂壤土、轻壤土、水泥砂浆、沥青作为覆盖材料,对抑制氡析出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质的覆盖材料,对氡的析出率影响很大;氡析出率随着覆盖材料厚度的增大而减少;覆盖材料的密度愈大,降低氡析出率的效果愈好.采用土壤作为放射性固体废物退役治理覆盖
文章介绍了熵权TOPSIS法的原理,并尝试用该方法分别对不同地区生产的装饰建筑材料釉面砖、花岗石的各项指标进行优化排序,以此来达到优选低放射性装饰建筑材料的目的.首先用熵权TOPSIS法给予所选装饰建筑材料样品数及放射性核素含量的指标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对不同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最后通过SAS软件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及优劣排序,得到最佳的低放射性装饰建筑材料样品为四川彩釉砖和河南花岗石.通过本文的结果
Pu在地质介质中的存在形态不同,导致其迁移性能也不同.国内进行过大量Pu的吸附和迁移行为的研究,但针对单一价态的Pu 吸附研究相对较少.为了研究Pu在高盐地下水中的迁移行为,先通过EQ3/6 程序对Pu在几种高盐地下水中的存在形态进行模拟,发现Pu 主要以Pu(Ⅳ)、Pu(Ⅴ)的形式存在.然后通过静态法实验测定了Pu(Ⅳ)、Pu(Ⅴ)在砂土中的分配系数Kd,比较了Pu(Ⅳ)、Pu(Ⅴ)在砂土介质中
质量管理是源项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源项调查达到总体技术方案的质量目标提供了基本保障.在某大面积多核素污染场址放射性源项调查中,采取了分项目质量控制、内部审核、外部监理、样品比对及专家指导等方法,对方案设计、人员操作、设备技术状态、测量技术状态、原始数据处理、结果分析与报告、样品管理、标准参考物质管理、文件与记录等质量要素进行有效控制.通过对各质量要素的控制情况和质控数据的分析认为,源项调查各质
本文简介本实验室在就地HPGe γ谱仪测量技术方面所开展的应用技术研究和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刻度技术、核素深度分布测量技术、空气吸收γ剂量率测量技术、气载放射性测量技术、不均匀场测量技术和不确定度评价等.这些应用技术的建立,及获得的结果、结论,对环境辐射监测、核应急监测等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某研究区蕴藏着丰富的黏土矿,若在该区建放射性废物处置库,有必要了解该区黏土对核素Pu的吸附性能.采用静态吸附法测得Pu在该区不同黏土中的分配系数为104 量级;将其中一种黏土分别研磨为12 目与200 目,测试结果表明两者的分配系数为同一量级;根据测得的分配系数,在不考虑Pu 以胶体形式迁移的条件下,估算了Pu在该区黏土回填层中的迁移距离.结果表明,该区黏土对Pu 有良好的阻滞性能,可以作为放射性
社会上出现不明放射性物品可能产生严重的确定性效应,甚至造成社会混乱,危害社会稳定乃至国家安全.对其进行快速准确鉴别是提出合理的处理方案的基本依据.本文建立了不明放射物品鉴别工作方法,采用就地HPGeγ谱仪等现场检测手段,实验室HPGe γ谱仪测量、ICP-MS 分析和密度测量等实验室分析手段,快速准确鉴定该物品的属性.对某一不明放射性物品的鉴别结果表明,该不明放射性物品属高纯度贫化铀金属,其235
为了探索高温高压固相反应法合成Gd2Zr2O7 烧绿石的可能性,以Gd2O3 和ZrO2 的混合粉体为原料,在压力为5.2GPa、温度为1473~1873K 范围内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XRD 对合成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证实了在5.2GPa 和1873K 的条件下保温保压30min,成功地合成出单一物相的、具有立方烧绿石结构的Gd2Zr2O7 化合物.这种新的合成方法对于钚及"次要"锕系核素的固化研
放射性特性调查是用研究信息、仪器探测、采样分析和理论计算等方法来确定退役反应堆各部位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分布及其活度.用于决定退役的实施方案和人员的辐射防护措施.退役完成后,最终确认场址可否开放.放射性特性调查贯穿于退役工作整个过程,包括:收集和研究历史档案、进行各部分放射性核素存量的计算、现场检测、采样分析、研究评价所获得的数据、比较计算结果和检测数据等.退役终态的放射性特性调查要特别注意关键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