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高比能量、良好循环性能和较长使用寿命等优点而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随着电动汽车、智能电网的逐渐普及,可以预期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将得到大幅增长。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实现可以通过改善现有关键材料性能或优化现有关键部件的结构和性能来达到,而这些性能的表征主要是采用复合电极材料(活性材料,导电助剂和粘结剂)来完成,因此所得到的结果往往是复合的,而不是单个关键材料的本质特性。为了排除其他成分对关键材料特性的影响,一般采用薄膜电极[1]或单颗粒微观电化学表征技术[2]来进行表征。其中,单颗粒表征技术能够对活性材料颗粒进行表征而日益得到关注。这是因为通过对活性物质单颗粒进行表征,可以获得实际材料的本质特性(如离子扩散系数、交换电流等),能够排除大电流引起的欧姆阻抗(IR)影响。本报告将系统介绍单颗粒微观电化学表征技术在锂离子电池领域中的应用,并介绍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对石墨单颗粒微观电化学特性影响方面的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