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综合影像诊断探讨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_ling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X线平片、GE64排螺旋CT、Siemens3.0T磁共振在儿童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综合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6年在我院就诊的87例临床疑有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儿童,X线平片仅显示髋臼角开大和/或髋臼包容欠佳(股骨头骨骺部分位于帕氏方格内下方)51例,均行X线平片及MRI检查;X线平片显示一侧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呈脱位或半脱位状态36例,均行X线平片、CT及MRI,4例增强MRI检查.结果:X线平片可以初步判断髋臼角度数、髋臼包容情况、是否脱位、颈干角度数.术前、术后CT扫描VR显像可以立体、直观显示髋臼发育状态、对股骨头骨骺的包容情况、髋臼截骨术后对位、填塞情况,其中髋臼前后径发育小19例;MPR可以测量前倾角,36例检查者中前倾角较对侧开大6例,2例行股骨截骨旋转术后CT随访,患侧前倾角较前减小、接近对侧,4例仅行髋臼截骨术、未行股骨截骨旋转术者CT随访,股骨头骨骺的回纳效果欠佳.MRI可清晰显示髋臼骨性结构、低信号关节唇位置形态、增宽髋关节间隙内信号结构、股骨头骨骺位置及信号.可见髋关节间隙增宽、其内见脂肪、积液、肌肉、韧带等不均匀信号,显示增粗拉长旋股圆韧带,闭孔外肌拉长,明显向外上方移位的股骨头骨骺与髋臼上缘间有不规则等信号影相连、为增宽变形关节唇.横断位显示髋臼前后径变小、变窄,股骨头骨骺位于髋臼前外侧.4例增强,髋关节间隙内可见条状明显强化.股骨头骨骺信号可不均匀,于骺软骨见点片状压脂T2WI高信号.28例手术,CT及MRI表现与手术基本相符.结论:X线平片、64排螺旋CT、3.0TMRI综合诊断儿童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能够于术前提供明确、精细的儿童髋关节各解剖结构及异常信号的影像信息,可为临床术前评估病情、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准确而有价值的影像依据,并为术后判断疗效、进一步提供客观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儿童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观察方法及护理经验,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2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10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儿的治疗、观察及护理经验和体会。首先加强护理观察,观察肢体的疼痛程度,感觉功能,局部肢体肿胀程度与皮肤色泽及使用的各种外固定物是否合理,监测肢体远端脉搏及血运情况。
[目的]探讨前路踝关节融合术结合 Ilizarov 外固定架加压方法在治疗严重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治疗及改进措施。[方法]总结我院2013~2015年前路踝关节融合术结合 Ilizarov 外固定架加压治疗在经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后无效严重踝关节创伤病例临床资料,以VAS评分为标准。
目的:探讨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富血小板血浆(PRP)修复兔桡骨缺损的效果。方法:体内实验:选用新西兰大耳白兔28只,制备双侧桡骨骨缺损模型,随机将实验动物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单纯双侧桡骨骨缺损组;B组,自体微小颗粒骨;C组,自体微小颗粒骨与PRP复合物。
目的 下胫腓联合对维持踝关节的稳定性、对重量的传导和行走都很重要。治疗不当易造成踝关节慢性不稳定、长期疼痛和创伤性关节炎。下胫腓联合损伤治疗方法较多,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用AO皮质骨螺钉固定和可吸收螺钉固定。
目的:观察中药涂擦联合护理干预对L5/S1椎间盘突出症行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并发压疮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择L5/S1椎间盘突出症行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并发压疮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42例采用局部按摩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中药涂擦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组)。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术前静脉给药及关节腔周围注射对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本科共对74例(86膝)患者行膝关节置换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7例(42膝),男7例(9膝),女30例(33膝),平均年龄71.81±5.25岁,病因为骨关节炎(含创伤性关节炎)33例(37膝),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5膝),病程平均8.7±2.43年,在松止血带前以氨
目的:测量国人腰椎皮质骨钉道的手术相关解剖学参数,探讨其国人应用的可行性及适当的螺钉规格。方法:随机选取18至40岁成年人腰椎三维CT影像资料男女各40名作为研究对象,在其腰椎各节段左右两侧确定以上关节突中垂线与横突下1mm水平线交点作为进钉点,经过椎弓根水平与矢状截面的骨质最凹陷处连线中点,止于椎体上终板或外侧壁,并测量椎弓根长径、横径、矢状面与水平面的进钉角度、安全范围、螺钉长度、直径、进钉点
目的:探讨分段读出弥散加权成像相对于单次激发平面回波弥散加权成像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优势.方法:收集15例经病理证实的未做任何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采用西门子3.0TSkary磁共振扫描仪对患者常规平扫加增强扫描基础上加做鼻咽及颈部的轴位RS-EPIDWI及SS-EPIDWI序列,两种序列扫描需保持层面的一致性,便于比较.扫描图像使用西门子磁共振VE40A工作站进行测值,在相同解剖位置分别测出鼻咽
目的 探讨3.0TMR全泪道成像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健康志愿者和25例泪道疾病患者行泪道MRI检查.采用Siemens公司3.0TSpring型MR仪,高分辨颈动脉线圈.检查前向双眼结膜囊内滴入左旋山莨菪碱后再分次滴入玻璃酸钠滴眼液,扫描序列采用3D-CISS、3D-SPC、3D-STIR及薄层2D-TSE序列,对比不同序列显示泪道的优缺点,判断泪道疾病患者泪道阻塞的部位和原
目的:探讨传统x线机升级为数字x线机的临床应用经济优势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利用锐科公司的CXDI平板探测器,传统x线机,采集的图像进入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结果:传统X线机与数字X线机两组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1照片质量:传统X线机甲级片62.8%,废片率3.6%;数字X线机甲级片98.8%,废片率0.2%2,摄影速度:传统X线机15~20min;数字X线机1~2min3,占用空间: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