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体结构体系抗震性能讨论

来源 :2004中华钢结构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zyz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框架与混凝土剪力墙混合结构在国内建造的比较多,主要因为造价方面的优势。我国《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简称“高钢规程”)已经将其列入,但是国内外对这种体系的抗震性能还缺乏全面的了解,本文整理了钢结构论坛中相关的讨论,希望对这种结构体系的认识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通过将煤气化过程与联合循环系统相结合,IGCC成为目前最有发展前途的洁净煤技术之一,但以往对IGCC系统的研究多集中联合循环或气化过程本身,而忽略了气化效率对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为揭示气化过程与系统性能之间联系,本文对Texaco与Shell公司的两个IGCC系统实例分别进行了流程模拟和(火用)分析,并着重从热力学角度比较了系统煤气化部分的差异对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得出结论:Shell煤气化技术与
我国炼焦煤从总量上可以满足需要,但炼焦配煤所需要的主焦煤和肥煤约占炼焦煤总量的55﹪~60﹪,而我国主焦煤和肥煤储量少,产量低,制约炼焦工业发展.本文针对焦炭市场供应紧张的形势,分析了今后我国焦炭市场的走势.
本文介绍了制作门式刚架抽中柱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建议抽柱刚架与托梁间采用铰接,对于刚架的计算模型,笔者认为没有必要用空间模型。对于抽柱框架,可按中间柱为摇摆柱的模型来计算。此时的摇摆柱为一虚柱,用来代替托梁的作用,其截面按保证虚柱的轴向刚度与托梁的竖向刚度一致的原则来确定。计算可使用STS软件,唯一无法准确模拟的就是吊车荷载,因为实际情况是中间柱间的吊车梁跨度为15m,而边柱的为7. 5m。
想要了解美国的抗震规范体系,首先接触到FEMA,后面还带有许多数字,要了解这些数字的意义,哪些是旧版本,哪些是新版本?哪个与哪一个相对应?Provisions与Commentary的意思;还有NEHRP出的proposal等问题,笔者就上述提到的问题介绍一下美国抗震规范体系的特点、发展历程、更替情况等。
隅撑对称布置时,是否可按拉杆设计?笔者现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按现行国家推荐性标准CECS 102:2002,隅撑应按轴心受压构件设计。隅撑一般设计为对称布置,但也有少数企业按单侧布置。笔者提出的“隅撑对称布置时,是否可按拉杆设计?”观点很新颖。反对者认为规程的规定出于刚度要求,按拉杆设计降低了支撑刚度以致会降低安全度;支持者认为从力学上可以成立并能达到安全经济的要求,最终的结论需要进一步的理论研究
地震反应谱是结构抗震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文针对反应谱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这无疑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结构抗震设计的实质,使工程抗震计算更趋于合理。
白噪声是指频率恒定的波,经常在振动台试验中用来检测结构模型内部是不是受到了损伤。而在有的文献里面提到过滤白噪声,不知是指哪种特点的波,本文关于白噪声概念、随机过程、在结构振动台实验中应用以及结构自振频率和阻尼比等问题进行讨论。
消能减震设计是指在房屋结构中设置消能装置,通过其局部变形提供附加阻尼,以消耗输人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达到预期防震要求。本文介绍了消能减震的概念、常用消能构件的类型;提出了摩擦耗能框架结构现有分析、设计方法及存在问题,就关于我国新的“抗震规范”中给出的消能减震设计方法的讨论和阐释进行了研究。
剪力墙结构因其良好的抵抗水平荷载(包括地震作用和风荷载)的能力在现代建筑结构中广泛使用。剪力墙抗侧刚度大,容易满足小震作用下结构尤其是高层建筑结构的位移限值;在地震作用下,剪力墙变形小,破坏程度低。但是历次实际地震表明,剪力墙结构发挥其良好抗震功能很大程度依赖于正确的设计。近年,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简称“抗震规范”)和新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
新的《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简称“高规”)提出了控制结构的扭转周期的规定:T扭转/T平动<0.85(0.9)。这一概念的提出:不希望薄弱振动环节是结构的扭转;希望扭转振型处于周期中较后的位置。个人以为结构设计中应该控制的是结构的效应,而非某一个单独的因素。振型分解法中,每个周期都对结构的振动有贡献,如果扭转周期处于第二周期,且大于平动周期的0.85,但该振型的振参与系数相当小,则它对整体结构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