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产业技术创新与国家竞争优势

来源 :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san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曾对历史上三次产业革命分析后明确指出,技术创新是资本主义长期波动的起因,正是技术革命带动了经济的起飞。德国经济学家格哈特·门施经过研究也发现技术创新的周期与经济繁荣周期成“逆相关”,重大基础性创新的高峰往往在接近于经济萧条期发生,得出经济萧条是激励创新高潮的重要推动力这一结论。技术创新特别是产业技术创新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力量,尤其在金融危机带来的国际经济秩序调整中,产业技术创新将通过改变要素资源配置、调整投入产出结构、转换发展动力机制、释放产业成长潜能等方式重构一国的竞争优势,带来国际竞争格局的调整。本文在分析全球金融危机与全球产业模式转变的基础上,阐述了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如何引起国家竞争优势的加速调整,并提出了各国应加强产业技术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进而重塑国家竞争优势。
其他文献
环境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破坏容易究责难,极易产生“污染企业获利、损害大家埋单”的公地悲剧。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一种有效的环境风险管理的市场手段。本文主要分析了环境污染保险合同双方就风险概率与费率高低关系的博弈机制,得出高风险者驱逐低风险者的结论,结果导致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不可持续,从而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本文对环境污染风险及其治理主体的角色定位进行了探讨。在各类风险管理工具中,政府及其决策者应认识到商业保险机制在对付环境污染风险方面有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潜力。环境责任保险有利于保险业的发展、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受害人的权益。在这个过程中,商业保险机制不仅可以发挥经济补偿功能,同时因为可以抑制企业制造污染而具有“代理监管”职能。基于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可以实行间接强制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模式。环境责任保险是主
本世纪初,多家国际著名的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因不当进行再保险交易而陷入财务丑闻,国际各界对再保险产品提出质疑和批判。如何正确界定再保险合同的范畴,如何判断一份再保险合同是否转移了“重大保险风险”,成为一个倍受国际保险业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国际精算界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若干种风险转移测试的量化规则,某些规则深入影响着国际保险业对重大保险风险转移问题的看法。本文主要阐述了国际精算界对重大保险风险转
银保合作是近年来的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本文旨在从自己的实际经验与感受出发,并结合自己有限的理论知识,从银行最近几年的改革与变化开始,对银保合作形成的内在机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改进的方案提供一些自己的看法。
本文首先应用制度变迁等制度分析理论对全球金融危机进行解析,从文化和制度上揭示造成金融危机的深刻原因。给我们警示:在金融混业经营背景下,如何创新我国企业年金监管的制度安排?也让我们思考如何加强对企业年金委托----代理链条上的风险点的监管,克服市场失灵,防止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降低国家社会保障的系统风险。利用制度分析、政府干预、产权、公共选择(含寻租)等理论分析了我国企业年金监管制度,在反思美国金融
据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我国商业保险纠纷绝对数量呈不断上涨之势,究其根源,固然与保险立法与修订不完备有直接联系,然而同目前的保险纠纷解决机制也不无干系。在当今大的社会环境下,一旦出现商业保险纠纷,双方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均走上了漫漫诉讼之路。这不仅给渴望获得商业保险保障的一方增加了额外的不必要的维权成本和讼累之外,也给希望发展壮大的保险人一方的声誉和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倘若在商业保险纠纷产
中国经济已持续高速增长30年,而保险业虽然在快速成长,却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状态。本文认为,造成我国保险业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乏科学的发展理念是根本原因。作者主张转变保险业发展理念,树立战略思维,实现保险业持续、快速发展目标,并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对于保险标的转让后,保险合同是否当然转让,有“属人主义”与“从物主义”之争。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旧《保险法》关于财产保险合同转让的规定从“属人主义”,新《保险法》从“从物主义”。本文则认为,属人特征是财产保险合同的固有特性,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抛弃。我国新《保险法》关于财产保险合同转让的修改并没有彻底否定财产保险合同的属人特性,而是对“从物主义”和“属人主义”进行了结合与折衷,以实现同时保护保险人和受
本文对共同基金与应计异象投资策略进行了研究。如果会计应计与未来股票回报之间呈现负相关,则利用这种应计异象来构造投资组合,也就是买入会计应计较低的组合,卖出会计应计较高的组合,可以获取显著的超额回报。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交易数据(来源:国泰安GTARSC数据库),研究发现,积极利用可能的应计异象作为投资策略的共同基金,其超额收益显著高于未积极利用者(根据Fama—French三因子及
在资源环境容量日益紧张,劳动力工资上涨加快,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必须转变过去的发展方式,逐步淘汰不具有资源环境容量,不具有比较劳动力成本优势,不适合扩大出口的产品,相应地,相当规模的劳动密集、资源密集的一般制造业和加工业,将从中国制造业基地中转移到以南亚、东南亚为首的国家。中国传统制造业的向外转移一旦形成一定规模,必将引起发展中国家至少是亚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出现再分工的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