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胃汤对脾虚气滞血瘀证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病变及Musashi-1 mRNA表达的影响

来源 :2017第五届岭南内科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to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发的,以胃黏膜慢性炎症、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黏膜变薄及黏膜肌层变厚、肠上皮化生基础上合并异型增生为主要特征变化的消化系统疾病,属中医学"胃痞""胃脘痛"等范畴.研究表明CAG具有2.55%~7.46%的癌变率,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定义为癌前状态.CAG是世界公认的难治性疾病,只能对症治疗和去除病因治疗,缺乏疗效确切的西药和手段;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上效果显著,能够逆转CAG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及异型增生,减少胃癌发生率,具有独特优势.笔者自2012年6月以来,应用补气活血祛瘀、清热利湿解毒中药胃炎1号治疗本病76例,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随着神经激素抑制剂的应用还有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技术的进步和提升,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上也获得一定进展,如能够结合以上技术可以对患者的猝死症状起到一定预防和控制效果,但是如何提升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整体的病死率仍需要进一步探讨.在中医的临床治疗上,具备良好的治疗优势,如不良反应情况少,且治疗方式多样化等.基于此,本文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加味真武汤对56例阳气亏虚、血瘀水停型慢性心力衰竭患
ARDS患者由于气体交换不畅,导致机体内大量缺氧、二氧化碳潴留,从而诱发便血、腹泻、腹内压增高、应激性溃疡、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肠鸣音减弱等胃肠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发展为胃肠功能衰竭(GIF).笔者在临床实践辨病的基础上结合辨证论治,对ARDS患者急性胃肠损伤取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总结了临床实践中对ARDS患者急性胃肠损伤的诊疗思路,简述如下。中医中药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具有整体
众所周知,民以食为天,如果没有食物源源不断地输入人体,人的生命是不可能得到维持的,而食物要真正成为生命的原动力,必须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中医学认为,人体的脾胃在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脾胃是水谷之海,是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赖以生存的中枢,为后天之本.修补后天、健全脾胃、保养正气,应是养生保健之大法.以下从5个方面,即脾胃为后天之本、中医养生的原理、脾胃与养生关系、脾胃养生的方法、脾胃
腹水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大约有50%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在10年间会发生腹水,44%的肝腹水患者在2年内死亡,危害严重.本研究对肝腹水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制消水膏敷脐外治,采用前瞻、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客观评价消水膏辅助治疗肝腹水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探寻一种有效、安全地治疗肝腹水的中医外治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现代医学治疗UC常应用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不良反应较多.UC是现代医学病名,根据其临床特点,可归属于中医学"泄泻""痢疾"及"肠澼"等病范畴,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东莞市中医院董明国教授在名中医何炎燊教授脾胃论思想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酒精以及其他明确的损伤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是一种获得性、代谢性、应激性的肝病.相关研究指出合并高血压的NAFLD患者肝病进展较快的比例高达20%,并存糖尿病者肝纤维化进展更快.西方国家的发病率为15%~30%,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5%.根据临床经验,结合文献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以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有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同时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和生化异常.根据其临床症状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混合型,其中腹泻型最为常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IBS发病率较高,且不同地区患病率差异大,其中西方国家为8%~23%,亚洲国家为5%~10%,我国IBS患病率为0.82%~5.67%.IBS常反复发作
全国名中医邱健行教授,出身于广东番禺医学世家,幼承庭训,行医50余年,学验俱丰,德艺双馨,擅长胃肠肝胆疾病及血证中医诊治,善用疏、清、通、和治法,组方药简力宏,用药灵动.笔者有幸跟师临床,完成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邱健行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传承研究,参与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邱健行名医传承工作室建设,从做学问到做人,从医病到医人,均得到恩师的无私教诲,用于指导临床,切实可行,受益终身.现整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指不伴有胃黏膜萎缩性改变,胃黏膜层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为40%~70%.治疗上现代医学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仍以对症治疗为主,如制酸、保护胃黏膜、抗幽门螺杆菌(HP)等.该病在中医属"胃脘痛""痞满"范畴.中医对其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优势,拓宽了该病治疗的途径.邱健行教授在继承前人治疗胃病理论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及40余年
胆结石是指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所引起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女性明显多于男性.胆结石病位在于肝胆,中医认为,肝主疏泄,性刚强,喜条达而恶抑郁.胆附于肝,与肝相表里,胆管起源于肝,胆液为肝之余气,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通,所以胆的病变与肝密切相关,可谓肝胆相照,胆病可以及肝,肝病可以及胆,可致肝胆同病.《灵枢·本藏》记述了肝的形态大小、位置高下偏正、质地坚脆与发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