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刺参肠道内容物及环境中真核生物PCR-DGGE指纹图谱结构分析

来源 :中国水产学会海参学术研究与产业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b04012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方法对刺参肠道内容物及养殖环境(附着基、底泥)中真核生物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且对肠道内容物与养殖环境真核生物群落关系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肠道及其环境中优势条带比较明显,附着基分别获得17、23、22可见条带、底泥样品分别获得15、18、14条可见带,肠道内容物分别获得7、12、11可见条带.通过聚类分析表明:3个肠道内容物、3个泥样、3个附着基样品分别聚为一簇CS值较高,具有群落相似性,其中附着基和底泥样品具有9条共有带,CS值最高值为66.1%,肠道内容物样品与附着基、底泥具有2条共有带,CS值最低为19.2%.本研究表明:附着基、底泥中真核生物多样性较高,而肠道中真核生物多样性程度低,附着基和底泥样品真核生物的多样性相似程度比较高.本文研究了刺参肠道内容物和养殖环境中真核生物的多样性,为从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真核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本研究采用非均一化的Oliga-dT引物定向克隆技术,构建了南移刺参织的cDNA文库.对提取的刺参总RNA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检测,发现OD260/OD280和OD260/OD230的比值均>1.9.用1%的甲醛变形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28S、18S和5.8S三条条带均有出现,无明显拖尾,亦看不见明显的基因组和蛋白质污染,28S和18S两条带的亮度比基本上呈2∶1的关系,由此说明此RNA无降解,完
本文报道了黄海北部非投喂型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的温度、溶氧、盐度、pH等环境因子的周年变化特点以及春季化冰期温度、盐度、pH的日变化规律;同时对池塘的水位管理等技术环节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环境因子与刺参养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