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余甘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来源 :广东省植物学会2012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linu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系大戟科(Euphorbiaceae)叶下珠属(Phyllanthus)热带、亚热带灌木或小乔木,是一种集营养、保健、药用于一体的保健植物,具有潜在的市场价值.粤东地区余甘子种质资源丰富,但存在品种混杂,遗传背景不清,育种带有很大盲目性等问题.本论文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该地区主栽的12个余甘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探究不同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为该地区余甘子种质资源的保护、保存归类管理,以及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实验材料由汕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提供,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其基因组,经过纯化和检测完整性后,于-20℃冰箱中保存备用.实验用的ISSR引物由上海生物工程公司合成,在TaKaRa PCR Thermal Cycler Dice(TP600)型PCR仪上利用已优化的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PCR扩增.结果用4条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37条可重复条带,26条多态性条带,统计分析后,运用POPGEN 32软件计算出其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70.27%,分析揭示供试品种(系)的观察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1.7027、1.5046、0.2776、0.4035,表明供试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利用NTSYS-pc2.1e软件根据Nei&Li计算出各品种(系)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范围在0.5957-1.0间,说明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近.根据UPGMA法构建聚类树状图,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8水平上,可将12份余甘子品种(系)划分为3个组.每个组分别包含有7、4、1个品种.研究结果虽在分子水平上显示了12份余甘子间的亲缘关系,可为今后开展余甘子品种鉴定、辅助育种、系统进化等研究积累理论依据,但聚类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学分类不十分吻合.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本研究以6个不同甘蔗品种(高糖ROC23、ROC22,中糖95-128、95-108,低糖CO331、71-210)为材料,从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对含糖特性不同的甘蔗品种叶片及节间蔗糖积累过程相关的4种代谢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酶(SS)、中性转化酶(NI)、酸性转化酶(SAI))活性和蔗糖含量变化的关系进行检测分析,用半定量RT-PCR测定高糖或低糖品种节间不同时期SPS、S
凤凰茶,其香型众多,滋味各异,资源丰富,变异多样,部分香型品种已成为全国名茶.以往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凤凰茶不同香型品种成茶品质成分的分析、成茶质量的感官评价,对其鲜叶中影响成茶质量的生化成分及鲜叶中的功能性成分均未进行系统研究,这严重制约着凤凰茶优良品种的选育和特异种质资源的开发.本研究以24个凤凰茶样(凤凰水仙、凤凰单枞)和4个非凤凰茶样(奇兰、梅占)为供试材料,取其春梢一芽三叶蒸青固样,通过对茶
紫锥菊 Echinacea purpurea(L.)Moench 为菊科紫锥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提取物具有增强免疫、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和调控细胞凋亡等作用,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极少数具有增强免疫力及抗炎双重作用的药用植物之一.本研究运用半薄、超薄切片法及透射电子显微技术比较观察了二倍体和四倍体紫锥菊叶片的结构;采用多功能酶标仪测定二倍体和四倍体紫锥菊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