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红外线及自发荧光特征观察

来源 :中国眼底病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眼底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慢性迁延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眼底红外线(IR)和眼底自发荧光(FAF)的影像特征.方法 采用Spectralis HRA海德堡共焦激光扫描检眼镜对26例30只眼慢性CSC患者进行IR、FAF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采用Spectralis HRA海德堡共焦激光扫描检眼镜对26例30只眼慢性CSC患者进行IR、FAF和FFA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对比.结论 慢性CSC IR和FAF的影像在RPE渗漏点缺乏特异性改变,但检测为评价慢性CSC的RPE功能提供了诊断提供了一个新的、快速、非创性检查手段.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评价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黄斑区积液改变,进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的随访和疗效的评估.方法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5例于手术后2周和1、3、6个月行OCT检查.结果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前OCT检黄斑区脱离明显,手术后前置镜下视网膜平伏,复查OCT示黄斑区积液仍存,但随时间逐渐减少,6个月后复查OCT除1例黄斑区还有少许积液,余黄斑区贴服.
会议
目的 利用EDI-SD-OCT测量PDT法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CSCR)患者脉络膜平均厚度(CMT),定义为某一OCT扫描线上全面脉络膜厚度的积分,同时计算病灶下脉络膜异常血管的管腔面积(LACAV),观察早期预后,结合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进行脉络膜定量分析.
会议
眼底自发荧光(FAF)成像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眼底病诊断的新技术,对于其眼底荧光图像特征的分析尚需深一步认识.本文在参阅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临床资料和经验,对蓝光FAF的临床意义进行一些解释和分类,希望能为逐步完善FAF临床释义的理论体系提供一些帮助.
会议
目的 观察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的荧光造影结果,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在诊断及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的FFA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49只眼,其中27只眼颞上分支静脉阻塞,10只眼黄斑旁分支静脉阻塞,10只眼颞下分支静脉阻塞,2只眼鼻下分支静脉阻塞.29只眼出现无灌注区,15只眼出现新生血管,10只眼出
会议
目的 观察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CSCR)在吲哚菁绿造影(ICGA)中超晚期(ultralate phase)的图像特点并分析视网膜微结构改变,分析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代谢情况,预测CCSCR的进展.方法 病例分析.应用共焦扫描检眼镜(confocal 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e,cSLO,激发
会议
目的 观察累及黄斑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巩膜扣带术后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图像结果,分析其与视力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对累及黄斑且巩膜扣带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在0.01以上的RRD患者79例80只眼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7d和1、3、6个月应用OCT对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FAT)进行随访,记录BCVA.分析FAT的变化以及与BCVA之间的相关性.
会议
目的 观察描述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MEWDS)的各种影像学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MEWDS病例25例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自发荧光(FAF)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特征.
会议
目的 评价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3D-OCT)对视网膜神节细胞损伤的检查结果在早期青光眼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共收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确诊为原发性青光眼且1只眼为中晚期,1只眼为早期的患者10例.应用3D-OCT常规扫描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和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通过黄斑厚度图及视网膜2D扫描图初步分析节细胞层(黄斑区隆起环)的改变及不同部位神经节细胞复合体的厚度、连
会议
目的 应用A型超声测量行玻璃体切割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及体位的的前房深度,分析玻璃体切割手术是否造成前房深度改变.方法 前瞻性对照研究.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患者29例29只眼,其中23只眼因玻璃体积血,6只眼因黄斑前膜.所有患者仅行玻璃体切割术.于手术前和手术后l周、1个月、3个月采用A型超声测量所有患者术眼前房深度,并测量患者于坐立位,仰卧位和俯卧位时前房深度,每次测量重复6次.将不同测量时间点及
会议
目的 分析先天性视盘小凹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3只眼确诊的隐匿性先天性视盘小凹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结果 FFA影像均有造影动脉期视盘凹陷呈暗区,显示该处无毛细血管网充盈,造影晚期可见小凹内荧光素向周围渗漏.OCT显示视盘中央筛板组织缺失呈无组织反射的暗区,乳头区视网膜水肿.结论 应用FFA结合OCT检查能确定视盘中央筛板组织缺失,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