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减压椎间隙植骨治疗老年陈旧性胸腰椎骨折致后凸畸形的手术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qi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通过伤椎钉棒矫形,上下椎间隙前植骨矫正老年陈旧性胸腰椎骨折致脊柱后凸畸形的手术疗效及讨论其影响因素。方法:2013年-2016年我科收治后凸畸形小于30度的老年陈旧性胸腰椎椎骨折致胸腰段后凸畸形合并上下椎间盘退变患者43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居家康复手册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认知行为状况的改善效果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掷硬币的方法将118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6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干预组患者于出院前1天开始应用奥马哈系统评估护理问题,结合奥马哈系统和前交叉韧带损伤特点,制定康复护理问题评估表,主要针对患者疼痛、神经-肌肉-骨骼功能、消化-水合、皮肤、循环、排便功能、精神健康、
目的:探讨使用自制骨盆兜带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非手术 治疗及手术治疗前骨盆复位固定效果。方法:(1)骨盆兜带的设计 骨盆兜带取纯棉加厚布料,兜带本体长度为115cm,宽度为37cm,兜带主体为绑布,旁边为四组相互平行的宽弹性带,主体与宽弹性带结合处,兜带右侧设一纵行拉链,兜带外侧缘设有相互配合的粘贴扣。
目的:观察高压氧及仙桃草在修复兔骨缺损过程中对新生骨痂内成骨细胞和骨小梁生成的调控作用,并分析两者联合应用的相互效应及效应机制,探讨其应用价值。
目的 总结肌腱移位重建桡神经损伤后伸腕、伸拇、伸指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探讨肌腱移位术的新方法。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我科期间收治的60例因为上臂创伤性桡神经损伤导致的伸腕、伸拇、伸指功能障碍患者,采用Boyes提出的肌腱移位组合方式并对部分肌腱转移通道进行优化--屈指浅肌腱经尺桡骨间隧道移位重建伸指功能,减少肌腱行程长度,避免肌力减低。肌腱移位后重建伸腕、伸拇、伸指功能。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颈前路单间隙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行颈前路单间隙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病例22例,其中22例行颈前路单间隙减压术患者中分为显微镜使用组与未使用组(12例和10例)。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系统(JOA)评分法分别对患者术前和术后脊髓功能进行评分,并计算神经功能改善率以及两组手术病例的平均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患者围手术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的方法和效果评价,以提高老年股骨颈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方法:对我科室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40例老年股骨颈患者,纳入标准:年龄≥60岁,经X线影像学检查及体格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股骨颈骨折;无严重心肺及其他严重并发症者。
目的:探讨开放性后路椎体成形术在胸腰椎转移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我科收治45例胸腰椎转移性肿瘤患者,行后路椎管减压后柱转移瘤切除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直视下骨水泥椎体重建术,其中33例出现腰背部机械性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经保守治疗仍无法缓解,影像学检查显示中柱及后柱破坏导致神经脊髓压迫;另外12例无明显腰背部疼痛及下肢放射性疼痛,但影像学检查显示椎体后缘不
目的 研究性别差异对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的纳入标准为①新鲜闭合性骨折;②AO/OTA分型为A2或A3,且采用Gamma3型髓内钉内固定物治疗;⑤入院24小时内及手术后72小时行血常规检查;⑥患者无血液系统疾病,围手术期予以规范抗凝治疗;⑦手术当日液体输入量不高于2000毫升;⑧患者无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无活动性出血史。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