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军校工科研究生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第八届全国工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zl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军校工科研究生培养是军队战斗力生成的"孵化器",专业课教学是军校工科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结合当前军校工科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军校工科研究生专业课教学的可行性,通过设计课前自主学习、课堂研讨交流、课外训练拓展三个阶段,给出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军校工科研究生专业课教学中的具体操作,结合seminar教学法、案例式和情景式教学法、博士生助教制等,有效提高了军校工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最后针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出积极完善的评估机制,为下一步军校工科研究生专业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入改革与应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其他文献
通过对不饱和活性端及聚醚侧链的结构设计,开发了OXHP系列不饱和聚醚单体.OXHP系列聚醚单体具有适宜的聚合活性及优良的性能,适用于聚羧酸系减水剂、保坍剂的常温和升温聚合工艺.通过聚合工艺调整,所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保坍剂具有优异的减水和坍落度保持性能.此外,采用OXHP系列聚醚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所拌制的混凝土具有更为良好的和易性.
本文采用自制廉价单体原料PBV部分取代聚醚,在基本不改变原合成工艺的基础上合成聚羧酸系减水剂产品,有效降低成本.讨论了PBV取代量对减水剂的相对分子质量、主峰比例、水泥适应性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BV参与减水剂合成反应;PBV的取代量在12%以内时,不仅不影响减水剂的相对分子质量、主峰比例,还能增强其对水泥的适应性和混凝土的综合性能;PBV的取代量为10%时,得到的减水剂综合性能最佳.
采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了马来酸酐(MAn)与烯丙基聚乙二醇(APEG)共聚反应过程中任意转化率时的单体浓度、共聚组成和序列分布等参数,确定了共聚物实际组成与投料比的关系.借助模拟对聚合工艺进行优化,比较了一次投料法和基于Monte Carlo模拟的优化投料法反应各阶段所得产物的组成和性能的差别,结果表明,用Monte Carlo方法制备的MAn/APEG型聚羧酸减水剂共聚组成和序列分布
随着聚羧酸减水剂应用的发展,减水剂用聚醚单体技术日新月异,由于其稳定性未受到足够重视,给生产企业和用户带来了较大损失.本文简要介绍聚醚单体热不稳定性机理,指出了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并首次提出稳定性快速试验的简易方法.通过简易快速的试验方法,用户可以快速判断聚醚单体的存储周期,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试验研究了晶核型早强剂对砂浆和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晶核型早强剂会显著提高砂浆的10h内的早期强度且其28d强度无倒缩现象发生.在相同条件下,采用蒸养条件时,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晶核型早强剂可提高混凝土的脱模强度;自然养护条件下掺加5.0%早强剂,混凝土强度可达20.8MPa.掺加晶核型早强剂可以大幅缩短混凝土的脱模时间甚至免除蒸养.
聚羧酸系减水剂已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工程中,但在实际施工时,由于冬季气温下降,导致水泥水化速率降低,从而使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缓慢.本文通过选取不同种类及不同掺量的早强剂与聚羧酸系减水剂进行复配,对复配后的产品进行了水泥净浆流动度,以及混凝土流动性、凝结时间、强度等性能测试,得到一种绿色无污染、早期强度高、与聚羧酸系减水剂相容性良好的早强剂。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特色是实践环节.采用各种方式方法来推进实践环节以确保其实效与质量,是目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也是确保其培养质量的关键.为此,本文提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环节的多方协同机制,培养单位、实践单位、导师和研究生四方协同一致,共同推进实践环节的实施,以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培养单位方面,充分利用自己的平台和资源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
通过对现行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开展研究生高水平、国际化课程建设的构想;通过学术探讨,对研究生高水平、国际化课程的概念及内涵进行思考与凝练,在此基础上对实施高水平、国际化课程建设的路径进行了探索.
文章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以下简称"深研院")为例,从全英文教学对参与者个人国际化的影响着手,分析对相关人员观念的国际化影响,进而分析全英文教学对学院整体教育观念的国际化、培养目标的国际化、课程的国际化、人员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教育资源的国际共享等方面发展的影响,最终得出结论,研究生全英文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学院的国际化进程,值得推广.
研讨课是研究生课程体系中极具特色的一种授课形式,对拓展研究生的知识面、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参加多门研讨课教学实践的案例,分析了影响研讨课教学成效的多种因素.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对进一步提高研讨课教学质量的几点认识,包括提升授课水平、丰富教学形式、发挥课程效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