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旁腺素通过PKA依赖及非依赖途径激活PKC

来源 :第十届中国南方骨质疏松论坛暨重庆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能量共振转移技术(FRET),构建蛋白激酶C活化分析模型,通过不同甲状旁腺素信号通路模拟肽的刺激,分析判断nonPLC/PKC通路可能的组成情况. 方法:通过双酶切凝胶电泳方法构建含有甲状旁腺素受体的荷载质粒pcDNA3.1(+)-PTHR,转染HEK293细胞,通过G418筛选建立稳定转染细胞株.将检测PKC活化的荧光质粒CKAR转染稳定转染细胞株,表达48h后,通过不同的甲状旁腺素模拟肽刺激,并在共聚焦显微镜下采集荧光信号图像,通过检测PKC是否得到活化,分析nonPLC/PKC通路的可能组成.根据FRET的实验结果,通过甲状旁腺素模拟肽和阻滞剂刺激MC3T3-EI细胞,采用RT-PCR分析,对以上的实验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 结果:100nmol/LG1R19(1-34)和1μmol/L GIR19(1-28)刺激甲状旁腺素受体稳定转染细胞,可使PKC活化.当加入10μM/L的Rp-cAMP阻滞PKA的活化1.5小时后,重复以上的刺激,G1R19(1-34)仍可以引起PKC活化,但G1R19(1-28)未能使PKC活化.将5ng/ml的活性PKA(α+β)加入后,1μmol/L的G1R19(1-28)再次引起PKC活化. 结论:nonPLC/PKC通路的激活可能通过两种机制:一是PKA依赖的,与PTH(1-28)相关;二是PKA非依赖性的,与PTH(29-34)相关.本研究发现了PKC与PKA信号通路的交叉作用,将引起人们对PTH成骨信号通路的再认识.
其他文献
Objective: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to (1) evaluate the association of serum sclerostin with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and markers of bone metabolism in postmenopausal Chinese women and (2) observe
目的:探讨应用骨折撑开器辅助开放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35例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常规行影像学检查明确骨折类型,依据Sanders分型,本组最终获随访的31例患者中Ⅲ型23例,Ⅳ型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方式治疗,术中应用骨折撑开器辅助复位,术后观察切口愈合及并发症情况,复查X线片及CT扫描评价
目的:本文目的是评价腕关节镜辅助下经皮Bold螺钉内固定治疗舟骨骨折的短期疗效.方法:本院骨科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8月用腕关节镜辅助下经皮Bold螺钉内固定治疗12例舟骨骨折患者,其中左侧舟骨骨折4例,右侧8例;新鲜骨折11例,陈旧性骨折1例;根据改良Herbert分型,B2型11例,B3型1例.记录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及术后并发症.参照改良Mayo评分系统对患侧腕关节的功能进行
Objective Adenovirus expressing siRNA targeting BMPR-IB was locally administered into the air pouch of mice to improve bone resorption induced by UHMWPE particles.Method Air pouches were established o
Increasing evidence has indicated that excessive adipogenesis contributes to osteoporosis.Therefore,trans-differentiation of adipogenic committed preadipocytes into osteoblasts may be a potential ther
目的:核序列特异性的转录抑制因子——B细胞淋巴瘤因子(B cell lymphoma,Bcl)6在生发中心B细胞及B淋巴瘤中抑制p53基因而调控细胞存活及凋亡.已证实p53在RA滑膜高表达,而RA滑膜Bcl6表达及其意义尚未见报道.为此,本文探讨了RA滑膜Bcl6表达及其与病理滑膜炎的关系.方法:45例活动期RA患者及12例OA患者的滑膜组织连续切片行H&E染色及Bcl6、CD3、CD20、CD3
目的:探讨寰枢椎前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定的效果.方法:自2000年5月~2011年8月对23例寰枢椎不稳定患者施行了寰枢椎前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结果:1例颈脊髓完全损伤患者,术后1月死于肺部感染.其余22例获得随访,时间8个月~9年,平均19个月.无椎动脉及脊髓损伤,所有病例寰枢椎均获得稳定.结论: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操作简便,损伤脊髓或椎动脉的风险较小,为寰枢椎不稳定
目的:观察老年人腰椎新鲜骨折后使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联合钙剂、维生素D及降钙素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对3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单节 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年龄大于65岁)进行PKP术,术后坚持使用钙尔奇、骨化三醇及鲑鱼降钙素半年.对比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并发 症发生率、脊柱后凸Cobb角、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的差异.结果:获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医院开展的5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共58个椎体)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所有手术均在X线透视引导下,经椎弓根穿刺球囊撑开后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术后胸背托制动、双膦酸盐、钙剂、维生素D等综合治疗,术前及术后1周及术后12个月分别进行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分)、测量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