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漂浮育苗“茎腐病”鉴定

来源 :云南省烟草学会2007-2008年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xjm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引起烟草漂浮育苗中"茎腐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以及致病性测定,确定病原菌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为烟草灰霉病在烟草漂浮育苗中的一种特殊表现.由于烟草漂浮育苗处在湿度高,苗问密度大,通风透光条件差的环境中,加上育苗过程中剪叶造成伤口给病菌的感染提供了条件,造成了该病在漂浮育苗中的发生与流行.
其他文献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供试300g/L爱苗亩用制剂量1Oml、15ml、20ml药后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除最低剂量1Oml/亩较低外,其他防效超过或与对照相仿,3种剂量防效分别为39.7%、45.4%、67.4%。
本文在离体条件下测定了QoIs类和二甲酰亚氨类杀菌剂对5个油菜菌核病菌株菌丝的毒力,结果表明嘧菌酯和氯啶菌酯对油菜菌核菌丝的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强EC50在0.2~0.75μg/ml之间。而醚菌酯的效果比嘧菌酯和氯啶菌酯差,其EC50在1.8876~3.3792μg/ml之间。二甲酰亚氨类杀菌剂对油菜菌核菌丝的抑制作用很强,EC50都未超过O.5μg/ml。嘧菌酯和水杨肟酸(SHAM)混合处理的情况下
从江苏省10个油菜产区采集分离到1066个油菜菌核病菌菌株,对多菌灵、菌核净进行抗性频率测定。多菌灵以5μg/ml、100μg/ml为鉴别剂量,菌核净以5g/ml为区分剂量。测定结果表明:油菜菌核病菌对多菌灵抗性表现为高抗水平,抗性频率2006年明显高于2007年;油菜菌核病菌对菌核净抗性表现为低水平抗性,但抗性频率很低。只有在个别地区监测到抗性菌株。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2.5%烯唑醇WP 2 500倍、60%百泰WG 1 000倍、12%腈菌唑Ec 3 000倍稀释液3个处理对西瓜白粉病的防效较好,分别为84.7%、90.3%、87.2%,明显优于常规农药20%三唑酮WP 2 500倍液的防效65.5%和50%多菌灵WP 600倍稀释液的防效52.6%。结果说明,烯唑醇、百泰、腈菌唑3种药剂对西瓜白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本实验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嘧菌酯和多菌灵对8种常见的植物病原真菌的毒力。结果表明:嘧菌酯对水稻纹枯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稻瘟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玉米小斑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的EC50低于多菌灵的EC50,而对于烟草赤星病菌、苎麻炭疽病菌,嘧菌酯的EC50大于多菌灵的EC50。比较毒力回归方程中的b值,可以发现嘧菌酯的b值明显小于多菌灵的b值。
成功地经营一家酒店有什么秘诀?有什么要素?要具备什么条件?这是一个大课题,不是一两个公式、三五句格言所能概括的。实际上,任何成功的经营都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也不可能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这并不是说企业经营就无可把握,而是有基本规律可循的,那就是科学的生产管理和成功的经营销售策略。本文介绍了酒店产品自身的特殊性,阐述了内部推销的定义,提出酒店内部营销应注意的问题。
本文通过烤烟外源重金属污染这一措施开展了不同重金属处理对烟叶重金属残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浓度处理时,烟叶重金属残留量表现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的规律,随复合处理浓度的增加,上部烟叶重金属残留量所占比例逐渐增大,而中部烟叶重金属残留量所占比例逐渐减小,下部烟叶重金属残留量所占比例基本不变.
楚雄卷烟厂卷包车间的风力送丝系统已运行了11年,风送原理为通过负压吸风直接将烟丝从喂丝机吸入卷烟机料斗,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显现出由于各台设备吸用烟丝的频率不同,加之管线的长短不同造成烟丝造碎和堵塞.为了保证产品的均质化生产和提质降耗的生产工艺要求,2007年7月,对卷包车间的风力送丝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
依据初步建立的单料烟叶评价体系,对云南烟区200个初烤烟叶进行致香成分检测和评吸质量评定,根据烟叶中致香物质官能团的不同,将检测所得到的烟叶致香成分进行分类,应用统计软件研究了各类致香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了烟叶质量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对烟叶致香成分和质量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
标准和标准化工作在推动烟草行业技术进步、提升管理水平、支撑"中式卷烟"发展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中国烟草行业的标准意识,强化企业的标准责任,促使企业按标准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以标准促进技术创新,进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中国烟草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技术标准与中国烟草行业技术创新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技术创新推动烟草标准体系建设,通过加强标准化工作以适应技术创新的需求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