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通移动站天线分系统检测设备硬件设计

来源 :中国航空学会信号与信息处理分会全国第二届联合学术交流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ee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提出供移动站用户对天线分系统进行检修的检测设备应具备的功能、性能指标,以及硬件的完整设计方案.对检测设备的关键部件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的构成、工作原理,以及对天线主要指标的定量测量原理也进行了说明.对故障定位到电路板组件一级的原理也进行了说明.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基于IEEE1394接口的DV音视频编解码系统的实现,讨论了系统的硬件构成(芯片选择),相关软件设计.
本文将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用于HRRP(High Resolution Range Profile)分类,使用SVM对两类目标的HRRP进行了分类,并在同样条件下与学习矢量量化(LVQ)神经网络对HRRP进行分类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使用SVM分类具有更高的分类正确率和更好的泛化性能.
本文提出一种数字信号线性自动增益控制方法,通过采用由数字式电位器构成的负反馈电路,实现了通过串行总线完成数字信号处理过程中对自动增益的线性控制要求.本方法设计简单、控制可靠,可以提供多档自动增益的线性控制,在数字采样信号大范围动态变化的情况下,能够满足对放大器增益数字化精确控制的要求.
本文研究了模拟失重及高温对人体呼吸生理参数的影响.方法:12名受试者随机分成40℃和60℃组,在卧床模拟失重前和卧床模拟失重7d后进行高温暴露实验,测量了每分钟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呼吸末二氧化碳等呼吸生理参数.结果:①与模拟失重前比,模拟失重7d后潮气量显著减少,每分钟通气量有下降趋势.②与高温暴露前比,模拟失重前、后高温暴露时间,每分钟通气量、呼吸频率、呼吸末氧分压显著增加,呼吸末二氧化碳
本文概述了在航天飞行条件下机体骨骼肌改变及其机制,介绍了预防肌肉萎缩的几种措施.在失重条件下机体的肌肉发生萎缩,"慢型"肌纤维萎缩程度大于"快型"肌,小腿肌肉萎缩程度比大腿明显.伸肌纤维萎缩比曲肌明显.失重时肌肉工作能力降低,除了失重本身的原因外,还有肌纤维的毛细血管密度和有氧能力降低以及神经突触改变等原因.介绍了体育锻炼、电刺激和使用"企鹅"抗荷服等预防失重条件下肌肉萎缩的措施.
直升机靶场测试系统由于其机动性、灵活性和实时性方面独特要求,因此其数据传输处理系统既区别于航天飞行器那样的远程遥测、遥控和深空数据传输处理系统,同时又不同于常规武器装备试验靶场那样简易甚至空缺的数据无线传输处理系统.本文根据直升机靶场测试系统数据传输处理方面的独特要求,就如何组建适合直升机靶场测试的数据传输处理系统进行了有益探索,提出了组捷方案,并就其工作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
零相关区扩频码是一种可以应用于准同步CDMA系统的抗干扰扩频编码.本文讨论了零相关区扩频码的理论界,并对周期和非周期意义下的零相关区扩频码——LA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LA码的一种生成方法,并给出了LA码的相关特性.
本文研究现代移动通信系统路径损耗的智能建模与仿真技术.应用数值计算软件包MATLAB6.X及其仿真工具箱SIMULINK5.0,采用面向对象技术构建路径损耗传播预测模型的智能设计环境,并对传播预测涉及的多种资源如算法、参数及结果数据等进行集成管理.为移动通信无线传输链路的损耗预测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可视化、智能化解决方案.
本文针对于空时编码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提出一个改进的方法.该方法基于最小平方准则(LS),使用梳状训练序列对信道频率响应进行估计.分析和仿真表明该信道估计在信道情况下,仍能有效估计出信道的频率响应.
在对脑电的研究过程中,人们已经在临床上使用了各种时域和频域测量与分析方法,针对脑电信号的非平稳特性,在理论上探讨了某些时频方法应用于脑电信号特征波形提取和分析的有效性,但临床应用尚未可见.本文从临床应用及科学研究的目的出发,在作者研制的"虚拟式脑电测量与分析仪"中集成了Gabor变换、Wigner分布、小波变换、多分辨率时频分析等各种非平稳信号处理技术来提取脑电信号中的特征波.分析表明,针对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