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共同研究和書寫抗戰史:機會與挑戰

来源 :2016中华文化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vina0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抗战史的讨论在去年对日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场合,两岸与国际学者在中国大陆和台湾进行深入的讨论.值得注意的是,两岸的领导人都在适当的时机发表谈话强调「两岸共同研究抗战史」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蔡英文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坚持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及其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核心意涵,两岸关系迅速由和平发展,转变为新对抗.两岸交流,包括两岸文化交流随之发生重大改变.短短几个月,两岸交流的规模就已下滑至接近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期的低水平.值得重视的是,在两岸新对抗中,两岸文化交流的改变将不只是规模的明显缩小,更重要的是内涵和性质的重大变化.主要是反"文化台独"将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突出的重点.这是蔡执
中华法系对东亚各地的法律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其中,大陆和台湾地区文化渊源最深、联系最为紧密,使两岸法律具有最强的趋同性.由于特殊历史原因,两岸分别受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的思想指导,适用不同法律体系.本文试图从两岸法律文化的同根性角度,寻找两岸法律文化融合、意识形态二元并存的可行性途径.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经国务院授权,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陆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份愿景与行动在阐述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中专门提到:"为台湾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作出妥善安排."非常明显,大陆正在推行的"一带一路"战略,已将两岸经济关系、台湾经济发展考虑和纳入其中,将给台湾经济带来更多利好,将为两岸经济合作搭建新平台、注入新活力.而台湾参与"一
两岸打破隔绝,开启人员往来之初的1991年8月,近20位台湾学者来北京参加"海峡两岸汉字学术交流会".两岸汉字学术交流之所以在两岸社会科学交流领域里走在前边,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两岸人民是同文同种的同胞,同胞间"同文"的交流是较少政治障碍的.当然,说较少政治障碍,不等于没有障碍.由于两岸长期隔绝与政治对立造成的隔阂,交流涉及繁简体汉字问题时,双方学者还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些学术范畴之外的抵触情绪.
文化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积累和传承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维系一个民族不断传承延续的"根",是推动一个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魂".两岸文化同宗同源、同文同种,台湾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两岸文化融合,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是构建两岸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通过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使两岸民众逐步由文化认同过渡到民族、国家认同,对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
重构两岸历史、文化与政治认同是攸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乃至两岸最终实现和平统一的重大问题.众所周知,过去60余年的分隔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岛内政治的变迁,台湾民众的历史、文化和政治认同都出现了系统性的变化,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消极影响.随着蔡英文民进党以秋风扫落叶之势从行政、立法和地方全面击败国民党,台湾政局又一次发生重大变化,在蔡英文拒不接受"九二共识"下,两岸政治关系全面趋冷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以和平发展促进两岸自愿和平统一,关键是要在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通过两岸制度化合作与融合发展,从而培养两岸同胞一家人的"我群"意识,建构起两岸同属一国的国家认同,增强对两岸和平统一的意愿.除了构建两岸共同家园与两岸命运共同体以型塑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的国家认同之外,海峡两岸还必须各自以
要探寻中国未来发展之路,需要认真回顾中国过去的历程,至少,要从晚清以来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开始研究.从魏源、王韬、郑观应、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到国民党人与共产党人,一代又一代人在苦闷中摸索.今天,海峡两岸都认为找到了适合自己社会情况的制度,但也都认为目前的制度有待进一步改进与完善.国家何以强盛,民族何以复兴?作为跨越国、共两党的历史人物孙中山先生,其思想对今天中国的现代化路径探索仍具有现实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将人类的创意作为产业发展资源的新兴产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与知识经济的发展,传统工业社会以消耗大量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有着无烟工业、朝阳工业之称的文化创意产业.从国际上来看,英国是最早提出创意产业的国家,史研究创意产业的先驱者和领导者,约翰·霍金森拥有着"创意产业之父"的头衔.近年来,美国、日本、法国和韩国等国家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了各自在国际上
尽管当前台湾和香港都出现在政治势力操作下,而形成青年自我民族和文化否定的逆反现象,然而,随着中华文化在中国大陆、台、港、澳四地不断的文流、吸收、反馈和再造,中华文化不断被赋予新的生命力和新时代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