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量水质综合模型的开发及在渭河流域的应用

来源 :第二届黄河国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t43grfd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流域是中国西北部、北部最大的河流,流域而积75.2万km2,占国土面积的8%.流域特征是干旱和半干旱的黄土高原地区,工业发展迅速、土地高度开发、水资源短缺、泥沙沉积严重.合理的水资源分配,对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合理的水资源分配将会带来更好的生态系统和更高的可持续发展,合理用水的方式是精明用水、有效的重复利用、废水处理后再排泄.水资源分配要靠政策手段和经济手段,分配领域包括:农业、工业、日常生活和生态用水.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要靠先进的技术和社会方方面面的配合,重复利用要受技术、健康风险和经济因素限制.为了更合理地分配水资源,在考虑水质水量的基础上,构建综合模型.模拟出在某一区域未来的用水量.污染的水不能作为水资源,良好的水质对于重复利用是必前的.本文就是将渭河流域(黄河的主要支流)作为目标区域,构建包括水量水质的综合模型.该模型包括两个子模型,水循环子模型和水质子模型,这两个模型分别基于GBHM2模型和Streeter-phelps-模型.为了尽可能高效系复利用水资源,泄流点也同样要标出.降雨方式、地表产流率、地下水位和蒸发转换率都要考虑进去.蒸发量的估计采用Penman-monteith法,温度和降雨为每小时变化量.边界的确定以及初始条件通过GIS数据、卫星影像和现场观测数据计算出来,统计数据采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发布的数据.污染物的排泄量和水量消耗是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模拟出来的.该模型可以模拟出蒸发率、渗透量、径流量、流量,特别是洪峰量.模拟BOD、DO、氮、磷、及测井里的固体悬浮物.估算结果是,如果废水处理率达到80%,渭河水质将得到改善.
其他文献
利用栾川、王窑、岚河(黄河流域)及尚义(永定河)4个流域的遥测资料,对基于流域蓄水容量曲线的新安江模型(英文简写为XAJ)、蓄满-超渗兼容模型(SISM)、垂向混合模型(VMM)、ARNO模型以及VIC模型进行了计算结果对比及模型的比较讨论.结果表明:所研究模型在半湿润地区模拟精度比较高,而在半干旱地区,虽然考虑了下渗能力分布不均匀性的混合式模型使模拟结果有所提高,但仍然不很理想.3个不同的混合式
洪水顶冲河岸的位置及其变化情况以及小水流路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河道上交错边滩的形式及其变化.水槽实验可以比较精确地用来研究顺直河道和弯曲型河道非均匀流情况下的交错边滩的行为特性.然而,为了深入研究河流灾害的形成原因和机理以及引水建筑物出现的问题,掌握实际的规整渠道上的交错边滩的行为特性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小尺度水槽实验方法亟待完善,完善后的方法应该能够适应未来的各种形式的渠道并使实验更加容易操作.在该
从1950年以来黄河下游河段淤积了100亿t的泥沙,造成整个河床普遍抬高了2~4 m,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自然原因、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不当干预,下游河道生命用水被严重挤占,主槽萎缩严重,“二级悬河”加剧,大部分河段主槽高于滩面3m,滩面高于背河地面4~6m.局部河段的滩面横比降已经到高达1‰~2‰,远大于河道纵比降0.14‰.“二级悬河”的迅速发展,使“横河”、“斜河”的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根据河口治理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确立了“一次规划、整体设计、不断优化、及时调整、连续实施”的方针.工程分三期实施,航道水深分阶段增深至8.5m、10m和12.5m.目前长江口深水航道一、二期工程已基本完成,在工程整治建筑物及疏浚工程的共同作用下.航道水深已接近10m.为了使三期工程的航道目标水深12.5m能顺利实现,本次研究应用数学模型对三期工程建成后的回淤量及回淤量的分布情
本文通过绘制多年均值和天然年径流量过程线以及模比系数差积曲线,得出三门峡站1919~2002年系列中存在1922~1932年和1990~2002年两个连续枯水段.并对这两个连续枯水段在长系列中的重现期作了分析研究.序列1470~2002年中,1922~1932年连续11年的枯水段出现了7次,重现期一般为70~80年;1990~2002年连续13年的枯水段出现了4次,重现期一般为130~140年.可
目前,中国水资源利用中的冲突升级,浪费严重,污染状况不断恶化,过量开发情况突出,监管乏力.上游、保护区和农业的节水积极性也不高.为加强管理,必须完善水法,严格执法,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并且开源节流.要加大水环境整治力度;建立水资源利用中的利益补偿机制,并构建水资源的民主管理体制,推进管理的社会化.
人类活动被认为是黄河流域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本文提出的问题是:对于径流减少的两个主要影响因素,气候波动与土地覆被变化,究竟哪个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选择黄河中游的屈产河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屈产河大约30年的气候波动和土地覆被变化.建立和应用月水量平衡模型来模拟和研究气候波动和土地覆被变化对径流的影响,从而定量区分它们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9世纪70年代径流深比60年代减
东尼罗河位于埃塞俄比亚、苏丹和埃及内,由发源于东部高原的青尼罗河(阿拜河)、阿特巴拉河(特克泽河)和索巴特河(巴罗河-阿卡博河)组成,这三条支流在苏丹境内的白尼罗汇合为尼罗河,在埃及入地中海.尼罗河的流域退化和泥沙问题是其主要的环境问题,对灌溉和其他水利活动有很大影响.本文着重研究东尼罗河的流域退化程度和泥沙淤积问题,调研东尼罗河流域退化原因和泥沙管理经验,并给出了减少这种不利影响的最佳技术.本文
小浪底水库建成后,改变了下游治理面临的形势,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也对下游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分析泥沙、洪水对下游治理具有关键影响的特性的基础上,阐述了黄河下游大堤、主槽、水沙过程的塑造、滩区之间的治理关系,论述了小浪底水库建成后黄河下游治理方略是“稳定主槽、调水调沙,宽河固堤、政策补偿”.以及与之配套的加快多沙粗沙区淤地坝建设、加快河几综合治理、深化小浪底水库运用方式和蓄滞洪区运用研究
黄河上游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流域经济的发展,但同时对河流本身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大量实测资料,分析研究了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调节径流的特点和对水沙变化及河道冲淤演变的影响,并论述了水库调度与维持河流健康生命的关系.水沙调控体系的逐步完善和水库的合理调度,对减少河道的淤积,维持黄河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