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稳步地推进隔震减震技术的工程应用

来源 :2008年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与重建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be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隔震减震技术的实际效果已经被大量的强震观测结果所证实,是提高地震高烈度区房屋抗震性能的重要手段,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已经将房屋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纳入其中。 本文介绍了采用隔震减震技术的典型工程实例,分析了制约隔震减震技术在我国大规模工程应用的主要因素,并就隔震减震装置开发及其质量检验、设计方法、施工验收程序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提出应“积极支持、稳步推进”隔震减震技术的工程应用。
其他文献
用HPGe探测器γ谱仪测定了厦门海域两个沉积物岩心的放射性核素,研究了40K、137Cs、210Pb、226Ra、228Ra、228Th和238U7种放射性核素的垂直分布特征.综合文献数据与我们的研究结果给出沉积物中7核素的比活度分别为510-820、48.4-129、9.6-40.0.49.9-94.3、56.3-89.2、11.5-82.3Bq/kg.用210Pbex方法计算得到的厦门西南和东
本文利用三维水动力和盐扩散方程,计算厦门湾九龙江河口区的盐度时空分布,并利用监测调查所得到的盐度与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经验关系,对厦门九龙江河口区的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三维时空分布进行计算,对监测站位的计算值和实测值进行的比较和分析,结果说明在潮周变化尺度,物理混合及扩散对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分布起主要作用。
基于2006年6月至8月和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的MODIS数据,分析北部湾夏季和冬季的海表温度、叶绿素及浊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引入叶绿素与浊度的比值探讨浊度的控制因素,揭示径流、环流、风场和地形对北部湾上层水体环境要素的调控机制.夏季北部湾海表温度分布较为均匀,叶绿素浓度和浊度值沿岸带较高,外海较低.沿岸流海域浊度的主要影响因子是陆源输出物质和再悬浮沉积物,上升流海域则是浮游植物影响为
对目前国内外海洋水色遥感反演水色参数要素的研究基础上,本文总结概括了利用遥感手段反演海水离水辐射率、透明度、叶绿素、悬浮泥沙的主要技术流程和方法,作出相应的评论,并从应用的角度对我国水色遥感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实际生产中的需求.
本文分析了我国海洋执法体制现状及问题,提出改革海洋执法体制应以地方为突破口,并探讨了改革应遵循的五项原则、整合海洋执法机构和相对集中海洋行政处罚权两种改革模式及各自特点。本文最后建议,厦门海洋执法体制改革可从改革海洋管理模式、相对集中海洋行政处罚权、完善地方法律制度和深化海上联合执法机制入手.
区域海洋管理是新兴的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管理方法,在西方各海洋大国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区域海洋管理的涵义和框架进行探讨,通过对美国、欧盟等国家或国际组织的区域海洋管理的进展分析,对比我国的区域海洋管理的框架模式及进展,提出了区域海洋管理需要建立一个综合的海洋行政管理机构,来加强国际和国内的协调合作,实现海洋的可持续性发展.
本文介绍了玻璃幕墙的发展及分类,并指出其抗震不同于一般维护结构,玻璃的脆性使其破坏对人们生命财产造成了较大威胁,需做好抗震设计消除安全隐患,并针对我国当前规范幕墙抗震设计方法指出了其抗震设计计算和概念设计在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结合玻璃幕墙在四川汶川地震中的表现和之前地震中震害分析,指出玻璃幕墙的破坏大都表现为玻璃面板的破裂,其支承结构基本完好,究其原因主要是主体结构影响或支承结构变形过大而玻璃
地震是一种破坏极其严重的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灾害。深入系统地分析和总结汶川地震震害,对灾区的恢复重建以及提高我国整体抗震防灾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先后深入灾区进行震害调查,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汶川地震中不同地区、不同结构形式、不同建造年代的建筑结构和桥梁结构的地震灾害,总结灾害类型,分析灾害机理,提出了建立国家地
砌体结构整体性差,砌决容易发生脆性破坏,相对于整体性较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倒塌较多。本文介绍了使用LS-DYNA进行结构倒塌联合仿真的基本思路,以三层三跨的教室砖砌体纵墙为对象,介绍了计算模型的建立。通过对地震作用下破坏过程的仿真模拟,探索了设置圈梁、构造柱、拉接筋及材料强度对砖砌墙体地震倒塌的影响。分析表明: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圈梁、构造柱和拉接筋,楼板整体现浇,可明显提高砖砌墙
本文通过汶川地震实地考查及媒体、网络了解强震对房屋结构的严重损坏程度,分析了灾后重建时建筑物结构形式的选择、构造措施处理、地震烈度等级等,提出了一种延性好的钢筋混凝土新型结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