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峰值跟踪法行腹主动脉期CT增强扫描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uabn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在行腹主动脉期CT增强扫描时,排除各种影响因素对扫描延迟时间的影响.方法 1、首先给病人进行CT平扫检查,在这些平扫的图像中,将腹主动脉上有腹主动脉开口的那一层图像挑选出来.2、用圆圈图标,将上述图像中的腹主动脉进行标记.3、抽取70~100ml对比剂,连接好与高压注射器配套的一次性双翼头皮针头,排尽注射器管道内气体,并安装在高压注射器上,选择合适的血管,常规消毒后进行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固定好针头,然后根据扫描部位和患者的情况,设置注射压力,注射剂量,注射流速.
其他文献
目的 超声检查应用于产科以来,以其具有实时、廉价、准确率高、无损伤的优点成为产科常规筛查手段,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体形肥胖的孕妇、羊水过少和孕晚期胎头入盆或胎儿颅骨骨化时,超声波不能穿过含气组织和骨骼,在中枢神经系统诊断方面不尽如人意。
目的 对64层螺旋CT下肢静脉顺、逆行血管造影及临床应用探讨。方法 对20例进行顺行下肢静脉CT造影,20例行逆行下肢静脉CT造影。所有图像质量和影像诊断由两名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临床及手术后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目的 应用肝脏三维容积超快速LAVA(Liver Acquisition with Volume Acceleration,LAVA)序列对女性盆腔内血管进行动态增强扫描显示,评估对盆腔病变诊断的意义。
目的 下肢缺血被认为是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探讨HD患者合并肢体缺血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本院211例有或未接受HD治疗的慢性肢体缺血患者,研究对象均在我院成功施行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型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对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
目的 探讨64排VCT对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9例胡桃夹综合症的患者,行腹部64排VCT动态容积扫描.64排VCT容积成像能清晰、直观显示左肾静脉(LRV)的形态及立体走形,29例患者的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A)之间的夹角平均22.60°±7.30°,且出现LRV不同程度受压,近端扩张等情况.
目的 探讨矢状位质子压脂,T1与三维(three-dimensional,D)多回波回复梯度回波(Multi-echorecalledgradientecho,MERGE)序列在膝关节成像上的差异性。方法30名临床证实为膝关节病变的患者,均行矢状位3DMERGE序列扫描,并与矢状位PD脂肪抑制和T1矢状位图像对照,比较三种序列对膝关节软骨,前交叉韧带及后交叉韧带显示诊断的差异性。并
目的 在日常行胸部CT扫描过程中,发现甲状腺异常的病例特别多,探讨在胸部扫描时是否对甲状腺进行辐射遮盖防护。方法 收集2012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因各种病因对住院、门诊患者进行胸部CT扫描的7645例中,就单纯发现甲状腺异常病例902例,占12%。
目的 探讨MRI及DRX检查在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RA)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活动期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0例,行双手(包括双腕关节)MRI及DRX检查,观察骨髓水肿、滑膜炎、骨侵蚀、肌腱炎、以及骨赘形成等征象,DRX无法直接观察到上述征象,但软组织肿胀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搜集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血
目的 研究先天性颅神经异常支配性疾病(CCDDs)的脑部MRI表现,探讨其相关的神经机制.方法 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之间天津市眼科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收治的先天性斜视患者13例,男性5例,女性8例,年龄2~24岁(平均年龄6.8岁).临床表现均为先天性眼球斜视,其中单侧8例,双侧5例,眼球外转受限7例,上转受限3例,下转受限1例,上眼睑下垂4例.
Purpose Toassesstheroleof64-slicespiralCTangiographyforupperlimbarterialdiseases.Methods36MSCTstudiesclinicallysuspectedasdiseasesofupperlimbarterieswereperformedCTangiog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