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幅整合脑电图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意义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shun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描记缺氧缺血性脑病(b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新生儿生后12h的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 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phy,aEE),随访其6月龄时的生长发育情况,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及预后评估方面的价值,旨在寻找一种可适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e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技术,简化HIE患儿的脑功能评价方法。方法:方法以2008年7月至2009年10月期间被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NICU诊断为HIE的足月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均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产科分娩,因临床疑似HIE,而转入NICU确诊和治疗。共42例,其中男孩27例,女孩15例;孕龄37+1周~41+5周(平均39+1周);出生体重2550g-3910g(平均3234g),头围31.5cm-35cm(平均33.43cm),身长47.5cm~51. 2cm(平均49.67cm)。依据病情对全部患儿进行临床分度,分为轻、中、重三度。运用富立叶FLY-2型神经生理信息工作站于生后12h (8~14h)对所有观察对象进行脑电图描记及振幅整合。按aEEG结果把全部患儿分为正常aEEG组、轻度异常aEEG组、重度异常aEEG组。结果:aEEG监测结果与HIE临床分度的相关性分析18例aEEG正常的患儿中,轻度HIE16例(88. 9%),中度HIE2例(11. 1%);aEEG轻度异常的15例患儿中,轻度HIE3例(20%),中度HIE 9例(60%),重度HIE3例(20%);aEEG重度异常的9例患儿中,2例为中度HIE(22.2%), 7例为重度HIE(77. 8%) 。结论:依据aEEG对HIE的分类与按照临床表现对HIE的分度具有极好的正相关关系,aEEG分类愈重者,其临床分度愈重。重度异常aEEG患儿其临床分度大多为重度HIEa;aEEG分类对评估HIE患儿预后具有良好的预见性,重度异常aEEG患儿预后差。
其他文献
通过建立IgA肾病模型,并给予大鼠口服雷帕霉素建立对照,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观察ERKI/2在IgA肾病大鼠肾脏系膜细胞的表达,了解IgA肾病发病的特点,从而揭示其发病机制。通过多种实验方法了解雷帕霉素对1gA肾病病理变化的影响,为揭示其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提供佐证,同时为临床应用新药提供实验室依据。
研究表明儿童时期的饮食习惯与体力活动是血压升高的影响因素。对各行为习惯相关因素在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7-18岁儿童青少年中的分布,以及与血压升高的关系进行了调查。
通过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在病程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其它相关指标,了解hs-CRP与PNS的发生、发展、复发及预后有无相关性,从而揭示其与炎症有关的发病机制。
通过检测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的婴幼儿尿液中三聚氰胺水平,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阐述了三聚氰胺的摄入与婴幼儿泌尿系结石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探讨人类三聚氰胺相关的泌尿系结石发生的机制奠定实验基础。
文章探讨了毛细支气管炎儿血清半胱胺酰白三烯(CysLTs)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指标与临床病情的关系,分析被动吸烟史、个人或家族特应症病史三个相关危险因素对上述指标的影响,采用对照临床试验方法验证孟鲁司特钠的疗效。
通过建立哮喘模型,介绍了哮喘大鼠吸入布地奈德后血清中LI-25与IL-12比值的变化,探讨哮喘时免疫失衡与NF-κB表达的动态关系。阐述了哮喘大鼠吸入布地奈德后气道NP-κB,MMP-9表达,探讨哮喘时气道重塑与NF-κB的关系。
文章介绍了一例小儿隐球菌性胆管炎病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厌由、纳差,上腹部疼痛不适,进行性加重的皮肤巩膜黄染、尿黄、白陶土样大便,也可有发热、肝脾肿大、浅表淋巴结肿大,严重者可发生肝功能衰竭。该病可由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进行确诊。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和预防方法。方法:收集176例患儿,统计分析临床资料,观察临床表现。结果:该病通过粪-口、呼吸道、密切接触传播。传染源包括患者及健康带菌者。流行期间,患儿是主要传染源。在急性期,患儿粪便排毒4~8周,咽部排毒1~2周。本病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短时间内可在学校、幼儿园、社区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引起大流行。农村(81.8%)发病率明显高于城区(18.2%),可能与其卫生条件
通过观察小儿三类常见的发热性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及川崎病患儿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特点,探讨床旁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童发热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采用分组比较的试验方法,监测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值变化,研究表明,超敏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小儿发热性疾病的检测指标,动态监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可观察药物疗效及疾病变化过程。
目的:通过监测分析某院80例危重患儿的血糖变化,以探讨危重患儿血糖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以2008年10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某院儿科病房收治的危重患儿80例做为观察组,正常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上呼吸道感染和轻症肺炎患儿60例。对两组患儿进行血糖动态变化的监测,并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血糖与病情的关系观察组的血糖值为11.44±5.75mmol/L;对照组的血糖值为5.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