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节录)

来源 :中国首届沙产业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liji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现代农业发展与政策环境的背景下,结合国家级新农村示范建设的目标与理念,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典型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对区域现状分析及定位的基础上,提出区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则、目标、技术路线及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并对区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策略及产业构建模式和规划建设管理进行系统的阐述,为最终建成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新农村建设典型示范区和推动我国农村建设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其他文献
地处高原平台的若尔盖地区下垫面的变化影响地气界面的热质传递。多种数据表明若尔盖高原的水汽输送情况直接影响中国北部地区的干旱情况。本文采用多种蒸发公式计算若尔盖不同下垫面蒸发量的差异,分析了若尔盖高原盆地下垫面的状况对蒸发量的影响,讨论了不同下垫面对若尔盖地区水汽输送、土壤沙化退化影响机制。
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用于保护环境生态的生态经济账,并提出了荒漠化防治,植被恢复必须恢复重建第一生产者、第一消费者、第一分解者之间的食物链的建议,最后分析了按照食物链的科学原理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同步发展之路。
本文对鄂尔多斯不同地区沙柳的表现型进行了调查,并对7个不同地区的沙柳进行了选育,对表现型优良的6个品系做了耐盐性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市不同地区沙柳的表现型存在较大差异,以台格庙地区沙柳的表现型最好,平均丛枝数和丛高分别达162枝和4.19m,平均冠幅为5.15m,与其他地区相比在p=0.05水平下差异显著;图克和查干尔淖地区沙柳表现型相对较差;选育后阿门其和台格庙两个地区沙柳生长性状相对较好,
本文以全国沙漠化土地普查结果为基础,对西部地区沙漠化土地现状及其形成原因作了分析,探讨了当前防治沙漠化的对策。文章认为,目前西部地区的防沙治沙工作,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护生态环境,植树种草减少干旱影响,消除贫困,实现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期为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防沙治沙进程提供一些依据。
本文通过对不同生长期及不同年龄柠条的营养成分及生物量分析,确定柠条平茬间隔期以两年一次为最佳。平茬时间为开花期5月份及8月下旬至9月份落叶之前。文章对柠条作为饲料开发利用技术做了较为详细的总结。研究发现以与玉米(带穗未成熟的)混合青贮或加工成为草粉饲喂效果为很好。饲喂柠条与玉米秸秆(1:2的比例)混贮饲料的绵羊每月每只体重比饲喂单一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多增加2.38kg。饲喂柠条与玉米秸秆(1:2的
本文针对农村饮用水存在的问题,对反渗透膜在农村饮用水深度处理的开发应用进行了阐述。以反渗透膜为主,综合集成超滤、微滤、砂滤、活性炭吸附、紫外线消毒等技术措施,设计安装了适合农村井水、河水、湖水不同饮用水源水深度净化处理的三套工艺和设备。所研发的三套设备机动性强,适用于分散型的农村。操作系统可自动控制,也可手动操作,适合农村不同的管理水平。设备在北方农、牧区有一定推广前景。
本文针对吉林西部沙地气候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春旱,春季多风少雨,年均温度低的特点,在吉林西部的白城和松原市分别建立沙地果树引种试验园,引进当前果树生产主栽品种,经过试验,筛选出适合吉林省西部沙地高效栽培的果树品种19个。
自然资源既要做到合理利用,又要进行有效的保育。目前随着肉苁蓉人工接种技术的逐渐成熟,产业化推广的任务十分繁重。本文针对肉苁蓉人工接种及产业化,结合发展沙产业和沙区生态环境治理与农牧民致富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本文应用调查研究和量化分析的方法对三北地区能源林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阐述了能源林解决农村生活用能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并提出了优化转化利用林业生物质能源,农村生活用能不仅要充裕而且要逐步实现优质、高效、清洁等主要观点。
荒漠化以其发展速度和严重的灾害性而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开展荒漠化与其驱动因素之间的量化及动态模型研究,对荒漠化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3S技术,结合元胞自动机(CA)理论架构出荒漠化动态演化模型,进而对盐池县荒漠化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到2009年盐池县荒漠化土地受非荒漠化土地的限制,其面积将会减小。实验证明,此法是对荒漠化演化机制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模拟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