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文艺领域的拨乱反正

来源 :第八届国史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n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评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文艺领域拨乱反正的历程。文艺领域伴随着全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大约经历了如下几个历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拨乱反正,举步维艰;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文艺领城进入全面深入的拨乱反正;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召开,调整文艺政策,文艺领域拨乱反正向纵深发展;如今拨乱反正任务基本完成。
其他文献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苏关系正常化的回顾和分析,对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作一探讨,通过牢牢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迎来了外交上的新局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深入贯彻、学术环境的日益宽松,国史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30年来,经过广大学者的努力,国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
  本文回顾与梳理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从它在1975年成为争议的焦点,到邓小平论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原理并将其中国化,之后又提出“科学技术是第
  本文回顾了新时期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历程,认真总结其基本经验,对于进一步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体制具有重要的借鉴
  本文拟对改革开放以来共和国史研究中取得的史学理论成就加以梳理.1978年以来倡导加强国史研究的学科建设和理论体系建设,要求正确看待保密档案与普通史料、口述史料与文
香榧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也是世界稀有的珍贵干果。香榧树全身是宝,其香榧籽可供药用,有止咳、润肺、驱虫等功效;香榧树皮含单宁,可提制工业用的栲胶;假种皮可提炼芳香油;
  本文研究了新时期以来期刊业发展的轨迹及特点,不仅可以反映出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与期刊的相互关系,而且还可以为期刊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本文拟以改革开放为起点,大致勾勒和描述我国在人才工作方面的重大举措,重建新时期中国人才工作发展史,借以探索和总结共和国人才工作的规律和经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浙江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引起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文化发展模式的重构,形成了从传统“文化事业”到“公益性文化事业”,又从“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科技发展战略的重心经过了三次大的转移。第一次转变是以“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为基本内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