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PTG基因3个新突变致黏脂贮积症Ⅲ型γ亚型3例临床分析

来源 :2011年第11届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dongjia1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GNPTG基因分析首次在国内确诊3例黏脂贮积症MLⅢ型Υ亚型患者.进一步了解此病临庆表型的特征及异质性。方法:GNPTG基因分析:取得知情同意后留取患者DNA, PCR扩增此基因所有外显子后直接测序。结果:在GNPTG基因第7和第8外显子发现了三个纯合突变,包括重复突变c.515dupC,p.H172Pfs27X,剪切突变c.609+1G>C和错义突变c.425G>A,P.C142Y。父母DNA检测均是相关突变的携带者。至2011年6月在基因突变库里共有24个已知突变,此3个突变均未包含在内。结论:(1)GNPTG基因突变可致少见的黏脂贮积症三型Υ亚型。(2)此型患儿因为没有面容异常和智力明显落后,与MLII型临床表现区别较大,容易误诊。(3)本组3例在国内是首次报道,在此3个近亲结婚家系所发现的3个纯合突变均是新突变。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HIGM患儿及其移植前后Treg、Thl7、Th1细胞亚群变化规律与自身免疫发生相关性。方法:收集两年来HIGM疑似患儿外周血,PCR扩增CD40L, CD40, AID, UNG, MEMO等基因后测序比对,并与健康对照比较,确定致病突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突变患儿及移植患儿移植前后CD40L, CD40蛋白表达及Treg. Th1, Th17细胞亚群变化。结果:通过临床、免疫学筛查和基因
目的:探讨DCs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集10例SLE患者和13例正常志愿者的外周血,以Thomas法,采用重绍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人白介素-4和肿瘤坏死因子-α 等刺激因子于体外联合诱导培养DCs,流式细胞仪检测DCs膜表面分子HLA-DR, CD80, CD83,CD86和CD1a的表达,同时检测DCs分泌的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2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之间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干扰素α1b肺分布药物代谢、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动物的影响,及儿童雾化吸入运德素的安全性。方法:用Na125Ⅰ标记干扰素α1b,动物雾化吸入30min后进行放射免疫γ计数及小动物活体成像检测雾化吸入肺组织药物分布、血液中药物分布。并将BALB/c小鼠感染RSV后分4组:分别雾化吸入生理盐水、干扰素、利巴韦林、干扰素+利巴韦林,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
目的:拟通过对假性室隔瘤的病理学检查、细胞蛋白和mRNA表达检测,分析假性室隔瘤形成的规律,探讨调控假性室隔瘤形成的可行性及干预假性室隔瘤形成的可能手段,从而减少手术关闭室间隔缺损的风险,达到无创伤和安全的关闭室间隔缺损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方法:手术获得正常人心脏三尖瓣隔瓣和膜周型室间隔缺损伴假性室隔瘤组织,分别进行病理分析、免疫组化分析、uPA和PAI-1蛋白及mRNA表达分析。结果:uPA表达
目的:评价新型生物陶瓷膜先心封堵器在儿科先心病患者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所有病例在心导管检查前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进行筛选,确诊为动脉导管未闭(35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19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44例)。按手术时间和随机分组号顺序随机入组:A组(48例)选用陶瓷膜封堵器,B组(50例)为对照组选用普通镍钛合金封堵器进行介入治疗。结果:1例因VSD瘤体较大并有多个分流破口,于植入封堵器
目的:探究H2S能否以心肌细胞的细胞膜L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L-VDC)蛋白中半胱氨酸残基侧链上巯基(Cys-SH)为分子靶点,通过调控L-VDC,以更迅捷的方式发挥心脏舒张效应。方法:应用Langendorff大鼠离体心脏灌流模型,观察生理浓度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对心脏的舒张作用;应用L-VDC通道阻断剂尼非地平灌流离体心脏,再应用NaHS灌流,观察L-VDC通道在H2S调节心脏舒张反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2DE)及生化指标检测蒽环类抗肿瘤药物(ANT)引起的心脏毒性,并评价各检测指标的价值。方法:选择2003年8月-2009年3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明确诊断并接受ANT治疗、疗程全部结束并达完全缓解的白血病、实体肿瘤患儿66例。采用2DE检测患儿心脏一般结构,左室收缩功能,左、右室舒张功能,左、右室心肌工作指数(MPI),左、右室基底段收缩期组织多普勒运动速
目的:探讨儿童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0)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支气管肺泡灌洗(BAL)疗效及灌洗液(BALF)细胞学特点。方法:某院26例诊断为感染后BO的患儿,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其病原、临床特征、肺高分辨CT(HRCT)、血T细胞亚群、BALF细胞学特点及BAL疗效。结果:26例BO均继发于重症肺炎后,病原为腺病毒感染1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10例,麻疹病毒感染1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1例
目的:提高对儿童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儿科2010年收治的同一家族中3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家族史、相关实验室检查、肺功能、影像学表现,并追踪其治疗效果。结果:临床表现包括:持续咳嗽、咯痰、活动后呼吸困难,伴慢性副鼻窦炎。冷凝集试验(CHA)阴性。肺功能示中-重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阻塞为主),轻-中度弥散功能障碍。高分辨率CT(HRCT)主
目的:拟通过对359例甲基丙二酸尿症患者的回顾性调查,研究中国患者的疾病类型及发病特点。方法:1996年8月至2011年7月,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尿有机酸检测诊断并随访的甲基丙二酸尿症359例。采用免疫荧光偏振法检测血液、尿液总同型半肤氨酸,鉴别是否合并同型半肤氨酸血症,采用串联质谱分析进行血液氨基酸、酷酞肉碱谱测定,对部分患者进行了基因诊断,根据疾病类型进行个体化药物与饮食治疗。结果: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