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线/形状记忆合金复合材料的设计及力学特性

来源 :2013中国力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对金属纳米复合材料中两组元载荷传递在原子尺度上均匀性的猜想,首次提出了形状记忆合金相变应变与纳米线弹性应变匹配的设计思想,采用工业化的真空感应熔炼、锻造及拔丝,获得了原位自生的Nb纳米线/NiTi形状记忆合金复合材料,采用原位拉伸同步辐射技术,首次发现纳米线的本征力学性能能够在大块材料中实现,跨越了所谓的"死亡之谷",且宏观材料兼具大弹性应变、高屈服强度及低弹性模量.
其他文献
探讨窦管交界和窦部直径对主动脉瓣关闭功能的影响,结论,窦管交界比窦部直径变化对瓣环直径的影响大,而同样的主动脉根部结构,增大瓣环直径会减少瓣叶的有效对合,从而影响主动脉瓣关闭功能.
会议
利用进行动脉内膜切除术后的斑块切片,建立新生血管和其他组织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斑块内不同组织均被设定为非线性各向同性、不均匀且不可压缩的材料.在主管腔和新生血管内施加不同的力学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版块内力学环境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局部的力学条件可能会引起新生血管破裂,从而形成斑块内出血;新生血管所受应力和其形态及距主管腔的距离和斑块材质相关.
会议
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电阻抗法检测肱动脉FMD的可能性.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脉动流引起的红细胞变形和排列改变、管径改变等因素对动脉血流电阻抗的影响,然后对这些理论分析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脉动流引起的红细胞变形和排列的变化对动脉血流电阻抗的影响远小于动脉管径改变的影响.
会议
研究关注机械刺激下肥大细胞网络中内钙信号和LTC4的释放,探索肥大细胞网络中信号传播途径以及组织液流动对细胞网络中信号传递和生物响应的影响.研究可以加深对机械刺激下肥大细胞网络中信号传递的理解,认识到组织液流动对机体组织中信号传播的影响,可以解释试验中发现的信息和物质定向传输的机理,特别是对中医物理治疗(针刺、按摩)疗效判定的提供了一种可能定量分析的方法.
会议
通过采用不同的试验方法(轴向压缩、三点弯曲、刀片切割),测定了不同类型(苹果、奶酪、胡萝卜、饼干)食品材料的一般力学性能(弹性模量、屈服应力、断裂韧性),并通过与实际咬合试验中测得的各种咬合变量(如咬合力、咬合速度和食物被切断时的能量消耗即咬合功等)之间的比较,分析了食品力学性能对人类咀嚼行为的作用和影响,为食品感官科学研究及人类咀嚼系统生物力学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技术基础和理论基础.
会议
采用旋转铸造法制备出高透光率、均匀薄壁的低弹性模量(比先前研究可塌陷管自激振荡实验采用的彭罗氏管弹性模量低一个量级)硅胶管,以讨论弹性模量对可塌陷管自激振荡的影响.
会议
采用琼脂糖凝胶作为人工软骨,植入软骨缺损部分,用医用生物胶粘接,建立组织工程修复关节软骨浅层缺损和深层缺损的体外模型;在压缩载荷作用下,通过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研究修复区力学行为.
会议
自主创新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多功能体外细胞动静态正—负压加载系统,该装置具有操作简单、压力控制精度较高、温度控制稳定、压力作用模式种类多、压力作用范围宽、性能可靠等特点,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进一步通过对不同压力条件作用下BMSCs从增殖活性、细胞周期到超微结构、细胞骨架、凋亡情况、乃至BMSCs的成软骨基因的PCR检测等多方面的分析,揭示了静态负压、动态负压、静态正压、动态正压以及动态正—负压5类12
会议
构建了基于碳纳米管作为传感介质的平面变形传感理论与测试技术.该方法以随机分布的碳纳米管为应变传感载体,以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作为测量手段,通过偏振控制下的光谱提取,实现平面变形各应变分量场的直接测量.实验结果显示,该技术能够实现亚微米级分辨率的平面应变分量(正应变和切应变)及其微区分布规律的精细测量与实验分析.
会议
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出发,研究压力刺激兔BM-SCs/PRF双膜复合体后BMSCs中BMPs信号相关分子的表达,探讨BMPs在压力调控兔BMSCs/PRF成软骨响应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及其信号途径.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