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 家用空调系统的变工况性能分析

来源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4年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hi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家用二氧化碳超临界循环空调器系统进行了设计计算,然后针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了变工况的数值模拟,并对计算结果作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系统的COP随压缩机压比的增加,先是逐渐增加,达到一个最大值后,再逐渐降低;随着气体冷却器侧空气进口温度的降低、流速的增加、蒸发温度的升高,系统的COP均逐渐增大.
其他文献
热声热机实现的是热能和声能之间的转换,其压力振动与体积振动为简谐振动,文章从两个频率相同、互相垂直的振动的叠加这一角度,分析了其р-ν示功图,认为其为椭圆形,考虑到气体微团在整个振动过程中随时与固体壁面进行热量的交换,故认为介观尺度的气体微团所经历的热力学循环为多热源的热力学循环,而非现今所公认的斯特林或其它循环.另外通过对介观尺度的气体微团的振动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了相同振动幅度情况下,对于正向循
使用状态方程法,选用Peng-Robinson(PR)方程对混合工质R134a/R23的气液平衡进行了预测.针对PR方程不能兼顾气液两相比容推算精度的问题,在液相区对一般形式的PR方程进行了修正.随后应用热力学的普遍关系式,得到了R134a/R23的气液平衡和温度滑移数据,并与文献提供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本文理论计算的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进行R134a/R23物性的研究,也为使用该混合工质的循环计
本文建立了一套新的纯净物第二维里系数的对比态经验预估式.该方程以Tsonopoulos的预估式为基础,减小了由于吸附效应导致低温区计算结果过于偏负的影响,可应用于大部分非极性和极性流体.仅仅需要临界温度、临界压力、偏心因子和对比偶极距作为预估参数.预估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得相当一致.
本文将微扰软链理论应用于乙烷族卤代烃状态方程的研究,该方程包含三个物性参数,表征分子非球形度的参数c、Lennard-Jones软球直径σ和表征能量的参数ε/κ.本文拟合得到了12种乙烷族卤代烃类物质的方程参数.与NIST软件计算结果比较表明,该方程对单相区和两相区的pvT性质均有较好的再现性.本文还发现该类物质的方程参数与分子结构之间存在某种规律性关系.
介绍了一种新的高温高压下湿空气热物性的计算模型;应用该模型对真实气体进行了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理想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最后介绍了采用该模型编制的计算机软件及绘制的湿空气性质图.
本文介绍了低温集成技术研究的一部分——一种新型高性能的微膨胀低温热开关(CTSW)的设计及实验研究.此装置用于耦合备用制冷机以减少非运转机上的寄生热载.其原理基于在同一温度下不同材料的热胀冷缩程度不同而产生驱动力,结构只有三部分,并耦合在GM型脉冲管制冷机上进行模拟.主要进行了开关时间的研究,实验结果测得断开时间需1分钟,闭合时间需5分钟,闭合热阻设计为0.37K/W,断开热阻为4500K/W,得
本文通过实验分析在不同制冷剂充注量下地源热泵的运行工况,得到了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性能与制冷剂充注量的关系曲线,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定量的分析,为地源热泵的系统设计及其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
目前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热泵中被广泛采用的界面活性剂是2-ethyl-1-hexanol(2EH)和1-octanol.传统的界面活性剂的添加方式是,将界面活性剂以液相形式投入到溴化锂溶液中.如果在三效循环中仍采用这样的方式将2EH加入到溴化锂溶液中,由于发生器的温度较高,势必有界面活性剂被蒸发而进入冷媒系统.为探讨三效循环界面活性剂的可能添加方式,同时试图研究界面活性剂以气相形式投入对溴化锂溶
本文进行了氢氦二元混合工质在微型同轴脉管制冷机中应用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运行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氢摩尔组份的减少,系统最低制冷温度逐渐降低,当氢摩尔组份小于20﹪时,系统最低制冷温度接近纯氦水平;在100-120K温区,氢氦混合工质能提高系统的制冷量,当氢摩尔成分为20﹪的时候,系统制冷量比纯氦有13.5-16.5﹪的提高.
本文介绍自行设计的以驻波型热声发动机为驱动源的室温行波热声制冷机的实验研究.以氦气为工质研究了平均充气压力,工作频率等参数对制冷性能的影响.并比较制冷机采用氦气、氮气及氩气三种不同工质的性能表现.实验结果达到:最低温度-47℃,在-20℃的制冷量为80W;按照输入制冷机的P-V计算,相应的制冷系数COP达到1.6左右,其效率已可以与现有的蒸汽压缩式制冷技术相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