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石墨烯基光催化生物反应技术及灭菌除氨设备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0科学技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mklsdfj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纳米级TiO2光催化原理,用真空紫外灯UV185nm、UVC254nm紫外灯和Leduv365nm-480nm紫外灯组成复合光源,以石墨烯为前驱物构造石墨烯基复合光催化剂,开发的石墨烯基光催化生物反应器,经权威测试,具有很高的灭菌除氨效果,在青岛市某养鸡场所建的石墨烯基光催化灭菌除氨示范顾目将于6月2日正式投人使用.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对机械活化磁铁尾矿的自身基本物理性能进行了分析,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了机械活化磁铁尾矿的粒径分布,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X射线衍射(XRD)分别分析了磁铁尾矿的化学组成与矿物组成,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磁铁尾矿的表面形貌.之后结合Frattini试验、SAI试验以及Ca(OH)2含量测试试验对机械活化磁铁尾矿的火山灰活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机械活化磁铁尾矿属于
中国早期固体废物大多以填埋为主,由于受制于当时设计规范和施工工艺的局限,同时缺乏相应的管理,早期固废填埋场库底及边坡处未设防渗系统或防渗系统破损,易导致堆体内渗滤液及填埋气外溢扩散,污染周边水土环境.设汁在填埋场四周增设垂直防渗墙可有效隔绝填埋堆体与周边的水力联系,阻隔污染物扩散,促进填埋场生态修复.鉴于填埋场这一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垂直防渗墙要求渗透系数不大于10-7cm/s.本文通过总结多个填埋
为了了解济南市辐射环境质量状况,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对济南市电离辐射环境和电磁辐射环境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济南市电离辐射环境与1989年相比保持在同一水平,电磁辐射环境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要求,辐射环境质量无异常.
本文以生物多样性为城市可持续的生态基质,聚焦目前城市研究与社会实践的局限性,以动物要素为研究生物多样性的关键突破口并通过苏州的实地调查数据,从“现象与认知”层面分析动物要素在城市绿地的呈现特点,指出在地生物多样性建设维持需重视本土性和公众性,即全民全域参与的有效途径.研究表明:现有城市研究和应用实践中对动物要素的关注呈现具有内容较单一,重植物轻动物要素,空间上多聚焦大型城市绿地而非城市全域的偏向特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我国核电事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运行核电规模将持续增长,越来越多核电厂由建造安装调试转人生产运行,核电安全运行压力持续升高,核电厂运行监管任务更加繁重,核电厂监管模式与制度机制将发生转变调整.本研究首先分析当前我国核电利用情况与发展趋势,阐述目前核安全监管部门对核电厂主要采取"非介入式管理"的监管模式,分析现有模式下的
在基于非晶碳酸钙的矿物水凝胶聚丙烯酸/非晶碳酸钙(PAA/ACC)的制备过程中,掺入氧化石墨烯,以较为简单的步骤成功制备了具有稳定结构的聚丙烯酸/非晶碳酸钙/氧化石墨烯(PAA/ACC/GO)水凝胶.将该复合材料用于吸附去除水体中核素Sr2+,探究了接触时间和Sr2+初始浓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采用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对实
树干注药技术与传统农药喷施相比,具有较多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进一步降低园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安全风险,分别对树干注药前、注药过程中以及注药完成后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解决办法.其中,针对树干注药前安全风险,研制了含植物源农药的园林新型注干液剂;注干注药过程中,严格按照技术实施规程进行操作;注药完成后,在保障防效的同时,促进树体伤口愈合.同时,对完善和发展树干注药技术的安全性提出了
本研究为了查明分布在博格达峰北坡的地面生地衣的生态位特征,采用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和Shannon-Winner生态位宽度指数,对分布在16个不同样地的21个地面生地衣种的生态位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计算了生态位重叠指数,比较地面生地衣在博格达峰北坡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分布与环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1种地衣生态位宽度具有明显的差异,其中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的范围为0.9161至6.220
因其最大化的原子利用率,单原子催化剂(SACs)在催化反应中显示出巨大潜力.SACs的高温稳定性是限制其实际应用的主要因素.本文首次在具有高比表面积的介孔钙钛矿复合载体上负载Au单原子,并使其在700℃高温煅烧下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同时具有较高的CO氧化催化活性和独特的自活化性质.而巨,通过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和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n situ FTIR)等表征手段和理论计算研究表明
生物浸出技术与微生物组学技术的结合为生物冶金领域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冶金微生物和组学的基本概念和特征,重点介绍了人们利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方法研究冶金微生物技术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运用组学技术对冶金微生物及其微生物组进行研究能够让了解微生物的基因功能及其转录水平、蛋白质的种类、数量及其功能.同时为全面地阐释微生物的代谢过程提供了信息支持,帮助人们了解冶金微生物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