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新进展

来源 :中国石油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anggui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塔河油田为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主要储层类型为缝洞型储层。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碳酸盐岩储层预测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形成了一系列的方法技术。近两年又创新推广了趋势面法,对一些前期成熟技术进行了发展和延伸,如本征值精细相干,并且加强了多方法的联合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井位部署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为塔河油田的外扩及储产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其他文献
南海西北部的莺琼陆坡深水区具有很好的油气前景。本文基于地震数据的研究,确认莺琼陆坡存在两种沉积体系:重力(流)沉积体系和等深流沉积体系。二者在时空上存在毗邻而居、有序进退的关系,重力流沉积呈"台阶状"逐层上超于等深流沉积之上,二者之间构成了特殊成因的、跨时的"相变"面,进而相应地恢复了两种不同方向的沉积作用(重力流和等深流)的时空关联。它们的这种"台阶状"进退关系根源于中中新世以来的充沛的碎屑供应
对井间地震资料频谱随偏移距的变化和井间地震波场经过不同处理过程后频谱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处理成果剖面的分辨率及子波频谱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了井间地震资料的处理技术和处理结果的可靠性,以及井地资料联合应用的可行性,同时还对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提高提出了新的认识,即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低频信息比低分辨率的要少。
由于套管井测井可以在油田开发后的不同阶段进行,能获得不同时间、不同状态下的油层地质参数及油层产出、注水情况。利用动态生产测井资料确定含油饱和度是确定剩余油饱和度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简单介绍了利用产液剖面测井资料确定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以X油田为例,主要阐述了在充分研究静态油藏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套管井测井技术确定不同时期的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从静态到动态,以时间为轴开展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综合一体化研
提高资料的信噪比是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针对地震资料中遇到的以多次波和线性噪音为主的各种噪音干扰,对Tau-p域(以下简称τ-p域)和τ-q域噪音衰减技术从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理论研究表明,在地震同向轴识别及其噪音分离方面,τ-p域去噪和τ-q域去噪都优于其他域。针对有效波与多次波在τ-p域中物理特征更直观、更明确,有利于对比分析和分离这一特点,阐明了压制随机噪音、面波、多
本文以典型陆相断陷盆地东营凹陷为例,在详细剖析相的基本特征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的基础上,总结了相控油气作用的基本地质特征,并建立了相控油气地质模式。研究表明:"相"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可以理解为4个不同的研究层次,构造相-沉积相-岩相-岩石物理相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分级表征油气富集的过程。构造相和沉积相控制油气的宏观分布规律,岩相和岩石物理相控制油气的微观分布特点和油气藏的含油气性。地层埋藏深度由浅至深,
应用胜利油区孤东油田七区西研究区岩心、测井及动态等资料,在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对曲流河古河道内点坝进行了识别,并对点坝内部构型进行了精细解剖。在点坝定量分布模式的指导下,根据点坝砂体垂向层序、砂体厚度分布以及紧邻废弃河道分布等特征,在研究区Ng52单层复合河道砂体内部识别出2个单一点坝。综合露头和现代沉积的研究成果、经验公式预测以及对子井分析,建立了研究区点坝内部定量模式,以单井上识别的泥质侧积
本文建立了层状介质的地层模型,从层状介质中的偶极天线电磁波传播理论出发,推导得到了计算交流电测井响应的积分表达式,通过引入和改进快速傅里叶-汉克尔变换算法,计算了多种情况下不同井斜角时的交流电测井响应模拟曲线,形成了非轴对称条件下交流电测井响应计算的积分变换法。通过感应测井和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的模拟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高效性和实用性。
大庆外围朝阳沟油田属低渗透岩性、岩性-构造油藏,由于受岩岩性、沉积微相、微构造及断层等因素的控制,油水关系较为复杂,注水开发后层内水淹机理及水洗状况更加复杂,水淹层解释较为困难。根据朝阳沟油田密闭取心井分析资料及已投产井井壁取心分析资料,建立了该地区低渗透油层水淹层的解释评价方法。主要通过井壁取心热解、饱和烃气相色谱、荧光显微图像分析等录井新技术,建立了图版法、谱图法、图像法等评价方法,在朝阳沟油
北部湾盆地涠西区块古近系为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由下往上,岩性粒序变化为粗-细-粗,色序为红-暗-杂,沉积环境为陆相冲积环境,逐渐过渡到滨浅湖、半深湖湖相环境,再到河流、泛滥平原、滨浅湖等河-湖过渡相环境。根据地震、测井响应特征及岩矿标志,可在区块内划分出冲积扇-泛滥平原-滨浅湖,扇三角洲-浊积扇-半深湖,水下扇-半深湖,河流、三角洲-泛滥平原-滩坝-滨浅湖4大类沉积体系10种相类型。在此基础上,分
随着位于构造有利、砂体较发育的主体区块的相继开发,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剩余未动用及空白区主要位于向斜斜坡区或向斜中心,为油水过渡区、油水分布复杂区,以往钻探效果较差,因此提交探明储量、动用难采储量、编制开发方案及井位运行难度较大。为确保增储上产步伐,2005年对已钻大量开发井的葡萄花油层向斜成藏规律进行研究。通过近两年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开展了沉积体系、沉积微相等精细油藏描述,古构造及其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