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档案解密与开放制度--美国国家解密中心的借鉴与启示

来源 :2017年全国青年档案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leo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档案解密与档案开放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档案管理环节,论文介绍了我国档案解密与开放分属不同主体负责的管理制度,指出档案馆在档案解密工作中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档案开放利用及信息公开.美国档案与文件管理署下属的国家解密中心在档案解密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职责,论文在对其进行介绍的同时,指出我国档案馆可结合我国国情,将档案解密工作纳入档案开放工作的范畴,积极承担、督促档案的解密工作,完善制度,以促进我国档案解密与开放工作的开展.
其他文献
通过对1998年至2016年公开发表的研究数码照片档案的190篇文献进行统计与分析,了解近20年来我国数码照片档案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在文献质量、研究内容、作者层次、社会重视程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预测将来研究的发展趋势与重点方向.
我国档案记忆研究主题丰富多样,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大胆开拓创新,不仅从古今、官民、学科、中外等理论层面进行互观,而且与城市、乡村、企业、高校记忆工程等实践层面进行互动,蕴含着关联感、能量感、空间感、诠释感等学术哲思.
国家重点档案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需永久保存的珍贵档案.充分认识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工作的重要性,统筹部署、合理安排、充分挖掘、专款专用是做好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工作的关键.
与一般的国家和私人档案不同,孔府档案的内容和特点决定了其重要历史价值,但其作为国家文物的客观属性又限制了其传播和利用.只有依托数字化技术,才能打破制约孔府档案研究与传播的瓶颈,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源头活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和国家档案局的要求,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档案局关于档案移交的规定,定期向有关的国家档案馆移交档案.由于移交档案单位档案保管条件各有差异,档案形成时间各有不同,移交的档案难免会有霉菌夹杂在档案装具或档案案卷之中,一旦进入档案库房,就会危及整个馆藏档案安全.因此,为防范移交档案中潜在霉菌对馆藏档案的危害,应采取安全
"十二五"时期,我国档案科技工作发展迅速,档案科技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档案事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本文以湖北档案科技工作为例,回顾档案科技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做法,并提出改进思路,以期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计算机软件不论在应用规模上,还是在功能重要性上,均呈急剧上升的趋势,它作为企业的宝贵财富和资产,必须妥善管理,做好软件档案的管理是档案人员面临的新问题,必须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本文从分析软件档案的特点入手,结合新形势下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求,展开讨论了软件档案管理中的各类问题,包括软件档案的收集、变更、存储、数据安全、利用等,为软件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档案资源建设是档案馆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档案馆得以维系和发展的基础.如何开展档案资源建设一直是各级档案部门思考和探索的重心.武汉市档案馆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思考,摸索出了一条以系列口述档案采集为依托的档案资源建设路径.该路径可以为全国同行提供借鉴.
荆州市在新一轮发展中提出了"文化旅游"的口号,怎样借助荆州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来发展荆州旅游,怎样通过挖掘档案文化价值来服务旅游发展,本文通过论述荆州悠久历史文化影响及档案资源的文化属性,挖掘文化旅游中的档案要素及价值,充分发挥档案在服务荆州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本文旨在分析全面依法治国战略举措下,档案利用工作的独特地位和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论证档案利用工作的法治化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有机组成部分.尝试探寻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实施进程中档案利用工作更好地为其提供支撑和服务的路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