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在金属铀表面初期吸附行为研究

来源 :2010中国材料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liji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获得氧与铀初期反应的动力学性质,实验利用表面吸附分析系统,采用微压PVT方法研究了O2在清洁铀表面的初期吸附反应行为,测量了饱和吸附量和反应概率。结果表明,氧的吸附量趋近一个极大值,约4.3×1015分子/cm2,粘附几率起初随吸附量增加缓慢减少;氧在清洁铀表面迅速解离,与表面铀原子反应生成氧化物,氧粒子扩散通过氧化物层,继续与界面处的铀原子发生反应;气体初期反应动力学进程依赖于表面反应产物的组成和厚度变化对分子解离和离子扩散过程的影响。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仅对单一电力变压器评估,忽略多台电力变压器组成的变压器群整体健康评估的不足;本文从单台电压变压器出发,建立基于灰色聚类和模糊综合评判的变压器群评估模型,对某一区域的电力变压器群的整体健康状态进行评估,从而为决策层对变压器群整体状态维修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是合理和有效的。
介绍了电容型变压器套管的组成结构,比较两起变压器套管电容量及介损测试数据异常的情况,并建立相关模型。通过理论分析找出了其异常原因,提出相关修正公式,同时为预防此类问题发生提出几点建议,避免误判。
通过监测电力变压器的振动信号预估变压器机械故障的振动法的关键在于如何从振动信号中提取有效特征。为有效诊断铁心和绕组的机械状态,利用小波变换和HHT对变压器振动信号进行时域与频域综合分析, 提出基于频段分布的变压器铁心和绕组机械故障诊断新方法。试验结果表明, 小波和HHT能够有效地提取振动信号的特征, 得到振动信号各频段上的频率分布状态, 据此可有效诊断变压器机械故障。
本文利用焊接热模拟和实际焊接两种方法,研究了焊接热输入对大线能量焊接E36-W100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焊接热输入对焊接粗晶区组织和性能有较大影响。当t8/5在10~150s范围内,粗晶区低温韧性良好,冲击功均在100J以上;t8/5为300s时,低温韧性显著降低,冲击功为18J。随着焊接热输入的增加,粗晶区先共析铁素体面积增加,侧板条铁素体组织增多,热影响区的晶粒尺寸随着
采用固溶+时效的热处理方法研究了时效温度对HSLA-100含铜高强船体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在450℃处出现强度峰值,这是由大量纳米级的Cu 析出物(<5nm)和少量Nb(C,N)第二相粒子的析出强化造成的。过时效状态下,Cu析出粒子尺寸显著增大(10 nm~30 nm),其形状由球状变为杆状或短棒状,晶体结构也由bcc转变为fcc结构,并与基体失去共格关系,沉淀强化作用也逐渐减弱。时
开发一种新型Fe-C-Si-B合金。研究了不同等温温度下Fe-C-Si-B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Fe-C-Si-B合金铸态组织由铁素体、珠光体和晶间硼化物组成。硼化物是M2B型化合物,其具有较高的显微硬度,且形态与高铬白口铸铁中的碳化物类似。经等温淬火热处理后,可以得到单一的由贝氏体铁素体和富碳的残余奥氏体交替排列的奥-贝双相组织(Ausferrite)基体,基体组织中没有碳化物析出
本文采用ANSYS有限元模拟、相分析和金相技术分析方法,对10CrNi5Mo钢120mm特厚板进行了综合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特厚板厚度方向各部位冶金质量差别很小。淬火冷却条件下,钢板表面获得单一马氏体组织,1/4T和心部得到板条M/B混合组织,组织差异是造成心部获得优良低温韧性的原因。板条M/B混合组织能显著提高10CrNi5Mo钢的低温韧性,降低韧脆转变温度,但对强度影响不明显。
通过合理的成分设计和离心铸造方法生产了奥氏体铸铁,其组织由奥氏体基体、A型石墨和少量的硼碳化物组成。该铸铁20~200℃平均线膨胀系数、抗拉强度、抗弯强度、硬度等均超过了L-NiCuCr1562奥氏体铸铁,尤其是热膨胀系数,与铸造铝合金非常接近。当用于活塞镶圈时,可减小铝活塞与镶圈在热运动过程中的热应力,提高活塞镶圈的使用寿命。该奥氏体铸铁的镍含量仅为L-NiCuCr1562奥氏体铸铁的30~60
本文研究了工艺条件对塑料化学镀铜的影响,考察了工艺条件温度、PH值、施镀时间对塑料化学镀铜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对镀层的形貌及成分做了研究。结果发现,在镀液成分为硫酸铜3g/L、甲醛(36%-40%)10g/L、酒石酸钾钠25g/L、氢氧化钠7g/L 的条件下,最佳工艺条件是,镀液温度50℃,pH为12,施镀时间为45~50min。在优化工艺条件下,镀层沉积速度最大可达13.728μm
为了提高H12铝合金表面硬度、耐腐蚀、耐磨等方面的性能,在铝合金基体表面进行化学镀Ni-W-P三元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差热分析(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镀层的组织、相变行为、镀速及其硬度。结果表明:镀液PH值为9.0,温度为85℃时,化学镀3h后,镀层已完全覆盖基体,表面由胞状颗粒组成,大小比较均匀,颗粒直径平均为7μm 左右,无明显的缺陷,W的含量高达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