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地区十座城市室内外细颗粒物渗透系数及细菌组分、多样性、来源研究

来源 :NCEC2019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ing88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气溶胶不仅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雾霾形成也有一定关系。本研究以中国东北地区十座城市的居住建筑为对象,在非采暖季与采暖季对室内外细颗粒物浓度进行测试,并采用16sRNA技术分析细颗粒物中细菌的组分和α多样性,预测细菌来源。
其他文献
蛋白类物质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是生物气溶胶的重要组分,其存在可改变大气气溶胶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并对人群健康、空气质量、区域乃至全球气候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环境空气中的生物气溶胶对人体健康和公共安全有着直接且重要的影响,生物气溶胶暴露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炎症、过敏、感染和毒性反应[1]。不同环境背景的生物气溶胶排放特征和暴露风险差别很大,但目前已有的环境微生物检测方法,如微生物培养鉴定在浓度鉴定方面存在很大的误差和不足,并且无法做到实时在线监测,因而无法为人群提供实时的生物威胁预警来应对动态变化的微生物气溶胶暴露情境。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已成为全球健康问题.以往已有许多研究关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ARG.然而,尽管ARG 在空气中被广泛传播,针对空气中ARG 的研究仍有许多空白.
后基因组时代,高通量筛选和多元(多组分)分析成为生物分子分析以及临床诊断中重要的分析手段。为了适应这一技术需求,生物分子编码检测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各种编码方法纷纷出现。其主要原理在于将生物分子探针固定于不同编码的生物分子载体上,探针的种类由载体的编码来区分,不同探针用于检测不同的靶标分子,这样多种探针可以同时用于检测同一样品中的多个组分。
我们设计了靶向纳米生物自组装体,实现了对癌细胞所表达肿瘤标志物的高特异成像检测,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1-3];构建了多种新型的纳米-桥体-受体具有预设功能的人工纳米生物复合体系,根据纳米复合体系对某些生物和化学物质作用的荧光特性变化,对客体分子进行高选择性识别[4-6];利用功能化的有机和无机组块,组装了多种具有拓扑结构和空间形态的微纳结构,利用客体分子的可调谐发光,对小分子客体进行有效识
会议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其早期诊断和治疗一直是相关学科和领域广泛关注的研究重点和难点。近年来,我们从生物医学领域有应用前景的纳米生物材料入手,运用超分子自组装技术构筑新型功能分子识别界面,采取优势互补策略制备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Au-碳纳米管/石墨烯、磁性纳米Fe3O4/TiO2-聚合物纳米纤维等多种复合纳米结构来构建生物医学检测体系和传感界面,提出了新型碳硼烷衍生物和四硫富瓦烯衍生物等系列
Primary biological aerosol particles are ubiquitous in the global atmosphere and can affect cloud formation,deteriorate air quality,and cause human infections [1-3].
生物气溶胶可引起呼吸系统感染,过敏和致毒反应.呼吸系统感染每年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数百万,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优先控制的病原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可通过呼吸直接排放到空气中(Zheng et al.,2018).
病源呼出的飞沫、飞沫核是呼吸道疾病传播的重要媒介,因此呼出颗粒物如何在病源和易感者之间运动至被易感者吸入,及在呼吸道内的运动和沉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构建了由口腔和0-4级支气管组成的呼吸道模型,并将其放置于一个成年女性人体模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