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在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来源 :2016中国超声医师学术大会暨第十届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milyxi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尽管椎管造影、椎管造影后CT (CTM)、核磁共振(MRI)检查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显示臂丛神经,但在术前对臂丛神经损伤做出准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的方法仍旧缺乏.高频超声是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能够较为直观、形象判定臂丛神经损伤形态、走行、性质、位置的动态检查方法.本文探讨高频超声在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自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对所治疗的97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术前进行了肌电图、CTM或MRI、高频超声检查,并将其检查结果与手术探查及术后随访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以判断高频超声检查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价值.结果 超声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的影像学表现包括:1、神经根消失或离断,损伤时有两种表现,一种为损伤侧神经根消失,而健侧神经根清晰显示;另一种为神经根离断方向改变.2、创伤性脊膜囊肿;表现为哑铃形、宽带形、圆形或类圆,但检查阴性并不能否定节前损伤的诊断.从时间上讲,超声在早期(3周内)能较好的辅助诊断臂丛神经损伤,早期发现创伤性脊膜囊肿、离断神经断端和锁骨下动静脉损伤,可以弥补其他检查的不足.结论 高频超声由于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多方位成像的特点,同时普及广泛,技术成熟,只要提高超声医生对臂丛神经的认识水平,就可作为早期臂丛神经闭合性损伤的筛查方法,有助于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和后续治疗,具有简单易行,方法简便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会议
背景 近年来,新型3D打印技术开始进入医学领域.通过对心脏CT或超声数据的三维建模,打印出患者的心脏解剖结构模型,在临床上对外科或心内介入手术策略的制定以及手术演练具有较大意义.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经食管三维心腔容积成像的左心耳3D打印技术的可行性以及该技术对左心耳封堵决策的指导价值.方法 10例因非瓣膜性房颤进行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患者,术前行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左心耳2D图像及3D全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