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水利现代化集对分析多元模糊评价模型

来源 :全国农业水土工程第六届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tong12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灌区水利现代化综合评价涉及经济、社会、技术、资源与生态环境等复杂系统工程,影响因素多样化、关系非线性化、不确定性复杂化.利用集对分析原理及其可展性,引入主同、超同、同化度等概念和新的定元准则,弥补了常规集对分析不能确定权重与多级定元准则粗糙的不足,提出了用主同与同化度进行定级与排序方法,进而建立了基于熵权的集对分析多元模糊评价模型(EWSPAMFM).应用该模型对彭楼2001年灌区水利现代化水平进行了评价,并与常规集对分析模型和模糊可变模型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实例应用显示该模型能够真实地反映灌区水利现代化水平状况,评价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研究表明,集对分析多元模糊评价模型结构简单,计算简洁,可行有效,适用于灌区水利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
其他文献
以山西省汾河平原灌区为研究区域,采用"burn-in"算法对平原灌区天然河道及人工排水沟道进行凹陷化处理,人工输配水渠道采用高程增量迭加算法处理,生成反映平原灌区实际人工渠、沟与河网分布的DEM图;借助GIS和相关资料提取参数,建立了平原灌区AnnAGNPS模型数据库.采用灌区三个水文站1996~2006年的年地表径流和月地表径流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校准和验证.结果表明:在2002~2006年验证期
针对山西省汾河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基于汾河灌区供水—用水—污水—回用和渠系灌溉—入渗回补地下水等多反馈信息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模拟2005~2015年延续现状模式、地表与地下水联合运用模式、节水模式和综合模式4种水资源配置方案的系统动态行为,以灌溉总需水量、供需压力和农业产值为评价指标参数.模拟结果表明:当P=50%时,延续现状的水资源配置模式供需矛盾加剧,单纯实施地表
农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CO2变化规律和控制机理对于认识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葡萄园作为大农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其CO2通量有着独特的变化规律和机理,本研究利用涡度相关系统,对我国西北旱区武威市一葡萄园进行了一个生长季度的观测,得到了不同时间尺度葡萄园CO2通量的变化规律:葡萄园CO2通量典型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峰值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与其耐高温强辐射等胁
利用Trime土壤水分速测系统于2008年5月~11月对烟台市一苹果园0~180cm范围内的土壤水分进行了测定.对株间和行间同一时期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水分、株间和行间同一土层不同时期的土壤水分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株间和行间表层土壤水分与深层土壤水分之间的转换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苹果树根系的吸水作用使株间和行间土壤水分在垂直方向上产生差异,株间土壤水分在表层较行间土壤水分含量低,且变化幅度大;
以面积为6.75公顷的葡萄园为试验研究区,利用GPS接收机定位,按照30m×30m设置网格,并在网格中心设置60个采样点.应用Diviner 2000土壤水分测定仪器测定土壤100cm深度范围内的土壤含水率,研究葡萄园不同深度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规律.本研究采用传统统计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所获得的土壤含水率进行分析.结合Arcview GIS3.3软件,Arc-GIS 9.0空间分析模块及Ord
恒定水头井法是利用土壤三维入渗稳态原理测定田间土壤饱和导水率的一种常用方法,其中稳态的判断和表征稳流条件下土壤毛管吸力作用的参数取值是影响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本文在总结稳态供水速率和毛管吸力作用参数常用求解方法基础上,根据恒定水头井积水入渗规律,提出了利用Philip模型估算稳态供水速率的新方法,并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试验田内进行了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确定了亮蓝的等温吸附模型,计算出亮蓝在两种粒径砂子中的阻滞系数.通过两种粒径砂子的吸附运移试验得到了氯离子和亮蓝的穿透曲线,并基于局部热力学平衡的假设采用PHREEQC软件对吸附运移试验进行了模拟,反求出阻滞系数.结果表明:在静态吸附试验中,当亮蓝的浓度较低时,线性吸附模型和Langmuir模型均能较好地描述砂子对亮蓝的吸附.计算得到的两种粒径砂子的阻滞系数几乎相同.在吸附运移试验
云南是一个低纬高寒山区分布广泛的省份,缺水问题长期以来制约着低纬高寒山区农业发展,是云南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大阻力.本文初步探讨在我省低纬高寒山区建立梯级拦蓄集雨技术体系的关键技术问题,并提出体系建设的具体研究内容.
再生水可以作为水源回用于生活、农业、工业、生态等方面.国外许多国家很早就开始对再生水进行了研究并在实践中广泛应用.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采用污水灌溉的方式回用农业,但由于技术原因,污水未经严格处理,致使农田受到一定程度污染.到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才开始真正对污水处理进行深入研究.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推进,我国污水处理得到空前发展,污水利用率得到逐步提高,但目前仍存在认识、水价、资金及管理等问
合理确定最优水面率以及排涝流量,是土地开发整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工程经济和土地垦殖率角度出发,根据平原区水域承载的功能,分析了水面率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从防洪、除涝、蓄水和生态功能考虑合理水面率确定的基本思路,建立了确定土地开发整理最优水面率的数学模型.以苏南平原区某土地整理开发项目为例,计算了该项目区的最优水面率和抽排装机容量.结果表明,满足工程费用最小和土地垦殖率最大的该土地整理开发项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