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热带黄壤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产流产沙特征

来源 :海峡两岸环境与资源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会会员代表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quan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武陵山区女儿寨小流域马尾松天然林(C1)、杉木人工林(C2)、杜仲人工林(C3)、油桐人工林(C4)、润楠次生林(C5)、毛竹杉木混交林(C6)及荒草灌丛(C7)等7种典型植被恢复模式坡面产流产沙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模式产流量大小排序为C4>C1>C2>C6>C3>C7>C5,产沙量大小排序为C4>C1>C2>C6>C7>C5>C7,润楠次生林具有良好的保水减沙效益,而油桐人工林最差;产流量与产沙量线性关系显著,降雨量与产流量、产沙量的回归关系以线性方程、二次多项式和三次多项式拟合效果最优。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结构与持水状况、植被盖度等下垫面因子对产流产沙的影响较大,而海拔、坡度的影响较小,其中产流量主导影响因子为毛管持水量和总孔隙度,产沙量主导影响因子为最小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
其他文献
本试验研究槐耳多糖(PST)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Cl4模型模型组,联苯双酯组,PST低、中、高(100,200和400mg/kg)3个剂量组。各组连续给药7d,末次给药2h后,除正常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其余5组注射0.1%CCh橄榄油(10ml/mg)。禁食18h,眼球取血,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
药用真菌"固体发酵"是中药传统范畴内仅有的,也是历史上诞生最早的一类生物制药技术,其在中药传统范畴内始于北魏时期,以"制曲工艺"制作中药"神曲"起,发展至今已有1500余年,并延伸发展经"固体培养"时期进入"固体发酵"时期。上世纪90年代初,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庄毅教授受中药材霉变不可再供药用的启示,在研究中药一类新药"槐耳颗粒"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了"双向固体发酵"的理论和工艺,利用双向固体发酵技术获
云芝(Trametes versicolor syn.Coriolus versicolor)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与降血糖生物活性,主要之生物活性成分为子实体醣肽、菌丝体胞内醣肽(EPS)与胞外醣肽(IPS).微生物固定化发酵系统具有下列之优点;提供高细胞密度培养、易于连续操作、简化下游分离回收程序、提供较适当之微环境条件、高单位容量生产力及可避免剪力造成之细胞伤害。丝瓜(Luffacylindr
用HPLC法测定了中国被毛孢菌丝体中的5种核苷的含量。采用Hypersil GOLD AQ色谱柱(4.6min×250ram,5μm),甲醇:0.01mol/L:KH2PO4=5:95(v:v)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60nm。结果发现,液体发酵和静置培养的中国被毛孢菌丝体中胞苷含量分别为266.73μg/g和348.79μg/g,尿苷分别为1718.23μg/g和1558.99μ
灵芝在我国以及东南亚国家作为中草药在临床上被应用于治疗肝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冠心痛、心绞痛、高血压、高血脂、神经衰弱、肿瘤等多种疾病。多糖是灵芝中一种极为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但对灵芝多糖化学结构的研究工作仍然不多,这对开发灵芝多糖药物及保健产品产生了很大的阻碍。本研究通过对我所选育的沪农灵芝1号的子实体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分子修饰和活性测定,为全面了解其化学结构和药理活性提供更为深入的
马勃又名灰包、灰粪包,可用于治疗热邪火毒郁滞所致的咽喉肿痛、咳嗽失音、吐血、咯血等,近年发现其有抗肿瘤作用。马勃所含马勃多糖为生物活性多糖,细胞毒性小且易通过化学手段控制质量,但相关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次数以及提取时间对马勃多糖提取量的影响。单因素试验表明:最佳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次数以及提取时间分别为100℃、10倍、4次、1.5h.正交试验结果显示
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 P.Henn.是一种分布于中国和日本的子囊菌,中药中传统上是以其子座入药,性温味淡,具有止咳祛痛、舒筋活络、祛风利湿、补中益气、活血补血、散瘀通经之功效。人工培养竹黄菌子座很少有成功的结果,目前主要是从野外直接采集。本研究利用竹黄子座分离若干菌株,探讨活性及产物,以通过发酵技术生产活性产物。采用总抗氧化能力测试盒进行了活性菌株的初步筛选,获得了3株抗氧化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对16个离褶伞属菌株进行酯酶同工酶分析,分析其酶谱多态性,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菌株间的亲缘关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16个离褶伞菌株酯酶同工酶酶谱中,共检测到了10条相对迁移率不同的酶带,多态性较高,并且在相似系数为0.56时,可将供试菌株分为3类,第一类包括5个菌株,第二类包括1个菌株,第三类包括10个菌株。
桦褐孔菌(血Inonotus obliquus(Fr.)Pilat)的抗肿瘤、降血糖、调节心血管系统、抗病毒、免疫调节等作用主要跟其三萜类物质白桦酯醇、桦褐孔菌醇等的活性有关。本研究以采自吉林长白山的桦褐孔菌为实验材料,运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染色体步移法等技术,首次成功地克隆了桦褐孔菌三萜类代谢途径中关键酶鲨烯合酶基因全长cDNA及其启动子序列。其中cDNA序列全长1780bp,推断桦褐孔
灵芝孢子粉内含有孢子油、三萜化合物和多糖等多种活性物质,当前许多企业只将孢子粉破壁后,用来提取孢子油并加工成高附加值的孢子油软胶囊。提取孢子油后的孢子粉被作为副产物残渣处理。本课题主要是对脱油后的孢子粉渣,研究提取灵芝三萜化合物和灵芝多糖的最佳工艺,从中获得了0.39%灵芝三萜和1.84%多糖,该综合利用技术大大提高了孢子粉的资源利用率和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