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个纳米颗粒碰撞微电极技术研究邻苯二酚分子对NADH的电催化氧化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yaowenwo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个纳米颗粒的电催化研究一直都是电化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话题。近年来,单个纳米颗粒碰撞微电极已经被成功应用于Au[1],Pt[2],IrO2[3]等各种纳米粒子的电催化性质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裸的纳米颗粒的研究,它的应用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设计一些新型的可修饰纳米颗粒对于在纳米颗粒表面研究更多的电催化反应是非常必要的。
其他文献
  有机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由于其具有低成本,高选择性,室温检测等优势,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1]。研究表明,界面修饰一方面可以改变界面性质影响上层有机半导体的薄膜形貌,另一方
  近年来,由于类石墨的碳氮纳米层具有显著的光电性质,受到极大的关注.其中,它的电致化学发光行为成为研究的热点[1,2].这里,我们利用碳氮纳米层的电致化学发光响应,对焦磷
  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群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理与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precursor protein,APP)在体液中浓度升高及异常聚集相关。建立一种快速检
  液/液界面电子转移(ET)-离子转移(IT)耦合反应与很多重要化学生物过程密切相关,例如能量转化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质子耦合的电子转移(PCET)反应[1],因而液/液界面电子转移-
  建立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分析速度快、操作简单的有机磷农药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利用量子点与卟啉之间的荧光能量共振转移效应制备出量子点-卟啉传感器,当加
  基于磁性纳米粒子(Fe3O4@Au)和杂交链式反应(HCR)信号放大原理构建了一种超灵敏检测银离子的电化学传感器。首先制备Fe3O4@Au磁性纳米粒子,利用自组装技术,将富含C碱基的核
  表面拉曼增强光谱因其检测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所以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化学分子检测,影像学,环境监测和传感器等方面。做为理想有效的表面拉曼增强光谱的基底不仅
  近年来,新型纳米荧光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DNA及[1,2]肿瘤标志物的检测[3]等生化分析方面研究。现有研究表明,金、银等贵金属在一定间隙距离内能够通过局域表面等离子体
  β-淀粉样肽(β-amyloid,Aβ)是由跨膜蛋白APP经β及γ-分泌酶催化切割而产生的一类多肽分子,它的产生、异常代谢和聚集以及相关毒性金属离子的堆积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
  通过选择合适的前驱体如柠檬酸和半胱氨酸,可以利用简单有效的热解方法制备发强荧光的氮硫双掺杂的石墨烯量子点(N,S-GQDs)。其中氮元素和硫元素的引进可以显著改善GQ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