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效的系统药理学评价延胡索散抗肿瘤作用的系统分析和协同作用研究

来源 :第五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国际肿瘤细胞与基因治疗学术会议、第二届中日肿瘤介入治疗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diantiff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胡索散(YHSS,主要由延胡索和莪术组成)是一个古老的中药复方,最初收录于宋代的《鸡峰普济方》和《朱氏集验方》中,主要用于妇科活血行气止痛。结合该方的主治以及延胡索和莪术的临床应用,延胡索散在癌症的晚期治疗中应该存在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笔者结合了系统药理学研究的主要理念。通过研究药材提取物和部分单体对肿瘤细胞增殖,凋亡,转移和分化的影响,说明延胡索散对肿瘤转移和肿瘤血管新生的作用,并进一步揭示可能的作用机理。 MTT,NBT以及小室法分别用于评价药材提取物和单体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和侵袭的作用。除此之外,笔者还利用联用指数法(combination index,CI)和等效线图法着重研究了延胡索和莪术这两个药材提取物的协同抗肿瘤作用。结果显示,延胡索和莪术均存在较强的抗肿瘤细胞增殖和抑制转移的作用,但是对于HL-60细胞的分化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两者联合应用还能协同抑制MDA-MB-231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细胞性肝癌(HCC)肝移植术前介入治疗对预防肝移植后肝癌复发以及提高患者生存率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5年11月我院接受肝移植的40例中晚期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介入组)术前辅以介入治疗,另外20例未接受介入治疗作为同期对照组(未介入组),比较两组的累计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并观察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副作用。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介入组和未介入组
目的:通过DSA图像定量分析,探讨磁性微粒(Fe3O4)肝癌栓塞机理与临床疗效.方法:临床25例肝癌患者Fe3O4栓塞一月均DSA复查,前后图像对照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栓塞前后DSA图像定量分析p值<0.05,Fe3O4微粒由近端栓塞血管移向远端末梢,临床观察栓后综合症明显下降.结论:Fe3O4微粒具有缓慢栓塞性,对减少栓后临床并发症有一定作用。
复杂脑动脉瘤是指宽颈、梭形、夹层、假性、巨大、微小、有穿支血管和出血后血管痉挛动脉瘤等。目前确定其诊断仍依赖于CT、MRI、CTA、MRA及DSA等影像检查。它们在诊断评估复杂脑动脉瘤各有优缺点,无任何一种影像检查可取代其它方法诊断复杂脑动脉瘤,评估其血管构筑等多方面情况,来指导治疗术式选择,本文总结了各种检查方法对复杂脑动脉瘤血管构筑情况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的诊断价值,便于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
近十几年来,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飞速发展,特别是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的运用,使介入治疗成为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复杂脑动脉瘤致密栓塞率低,并发症多,复发率高,如何提高复杂脑动脉瘤的致密栓塞率、减少并发症及复发率是该技术的要点和难点,本文报告了以GDC栓塞技术为主,结合血管内支架及瘤颈再塑形等技术治疗的36例复杂脑动脉瘤。
本文介绍了介入疗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①最小的组织损伤代价,完成复杂的手术;②脊柱稳定性影响降到最低限度;③最大限度的保护劳动能力;④生理干扰最小化;⑤无碍美观的切口、迅速的肌体恢复:⑥低廉的治疗费用。还介绍了介入疗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常见并发症①椎间盘感染;②神经损伤;③血管损伤;④组织损伤;⑤脏器损伤;⑥过敏反应;⑦迷走神经的不良反应,提出了介入疗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措施。
目的:观察颅内专用覆膜支架及其输送系统通过颅段颈内动脉(CICA)骨性管道和生理弯曲、到达靶区的柔顺性能,覆膜支架对血管壁病变的封堵性能(贴壁性能)及其对覆盖段相关分支的影响.材料和方法:采用颅内专用覆膜支架,以血管内技术治疗13例CICA病变.其中巨大假性动脉瘤4例,巨大动脉瘤4例,宽颈小动脉瘤3例,巨大假性动脉瘤伴颈动脉海绵窦瘘(CCF)1例,CCF1例.颅内专用覆膜支架释放前均行患侧颈内动脉
目的:颅内动脉瘤在弹簧圈栓塞过程中发生破裂是最可怕的术中并发症之一,本文探讨处理、预防这一并发症的初步经验.材料与方法:从1998年4月到2005年3月,共有284例患有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在我院接受了可脱卸弹簧圈栓塞治疗,其中221例患者曾有过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史.10例有动脉瘤破裂出血史的患者术中再次发生动脉瘤破裂.术中动脉瘤再破裂时,常规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并设法用弹簧圈尽快填塞动脉
本文介绍了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适应证和禁忌证、副反应、并发症及处理,对妇产科其它良性病变进行了讨论。
探寻有效的治疗药物及手段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肝癌发病机制、肿瘤进展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的显著进展,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抗血管生成约物和多激酶抑制剂等,生物靶向治疗已逐渐成为原发性肝癌病人的新选择、新希望。
目的:研究烯二炔类抗生素力达霉素(Lidamycin,LDM)对大鼠胶质瘤细胞株C6、人胶质瘤细胞株U87MG及原代分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at cerebralmicrovessel endothelial cell,rCMEC)增殖、细胞凋亡、侵袭转移及血管形成与肿瘤血管拟态的影响,并通过体内U87MG口鼠皮下移植瘤实验,观察LDM抑制人胶质瘤生长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LDM对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