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圆柱形填充体复合板的正交各向异性研究

来源 :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k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现浇混凝土圆柱形填充体复合板的正交各向异性,通过有限元法对不同直径和不同间距的复合板进行了分析,计算归纳出了复合板的两个方向的刚度比,给出了两个方向的宏观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的计算公式,该公式误差小,计算方便,为现浇凝土圆柱填充体复合板的计算和设计提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后张法预应力简支梁上拱变形的时变规律,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灰色系统的GM(1,1)模型对简支梁上拱变形进行模拟预测,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可以用于进行后续变形预测。
本文以大气酸腐蚀钢板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Nanovea公司研发的ST400测量仪建立的参数评价体系来表征其表面形貌及其蚀坑情况。结果表明:腐蚀导致锈坑沿纵深发展,表面锈层成块状脱落,在表曲质量较差的部位锈蚀较严重,表面质量较好部位锈蚀较轻,从而导致表面的起伏较大,因此Sa、Sq参数值越大,表面越粗糙;偏斜度Ssk和峭度Ssk评定了表面峰和表面谷的分布情况,从而实现了对腐蚀钢板表面二维形貌的合理评价
Halder-Miller公式因误差较大及表达式为分段式而不便于实际应用。本文用Matlab程序对某试验数据进行多项式、指数式和分式曲线拟合后与Halder-Miller公式的计算结果比较表明,拟合曲线不但具有连续性,且计算精度明显提高,其中四次多项式拟合曲线误差最小,在5.6%~6.9%之间,对钢筋混凝土抗侵彻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对U型钢板-I型铅棒复合限位器进行了单向静力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复合限位器在一般情况下,具有较强的自复位能力及一定的耗能能力:在变形较大时,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了复合限位器的屈服强度公式及第一刚度公式,并对复合限位器的设计提出了优化建议。
为研究在远场地震动作用下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的地震反应,本文设计了某10层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并从PEER强震记录数据库中选取了28条远场(距离大于10km)强震地震动记录作为输入地震动,按照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对场地类别的分类方法将其分为A、B、C、D四类,基于OpenSees软件平台建立了非线性纤维梁柱单元的理论分析模型,对其进行了设防烈度8度时多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计
考虑水平向和竖向地震波的行波效应,对北京LG大厦进行了时程分析,给出了该结构典型梁的内力信息并与在一致激励下的地震反应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这些梁截面的地震内力在地震行波作用下的变化规律。在进一步分析结构静力反应的基础上,分别得出结构在一致地震和行波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设计内力值,考察它们之间的差异,分析了不同的地震激励方式对结构抗震设计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工程实践意义的结论。
在Newmark-更新精细算法的基础上,根据指数矩阵的Taylor级数展开式,提出了动力方程的隐式级数解,并设计了相应的时程积分算法。该算法的精度可根据TayIor级数展开式的项数进行灵活控制。算例的结果表明,随着时间步长的增加,其精度优于传统的时程积分法。通过稳定性的分析,指出该算法是条件稳定的。
本文采用现代动力理论对地基-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体系的振动方程进行了定性分析。基于多线性随动强化模型,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求解了基础和地基土之间的水平刚度与摇摆刚度,建立了结构-地基非线性相互作用体系的力学模型。利用拉格朗目能量法推导了结构水平位移和扭转相耦合的振动方程。采用多尺度法研究了结构-地基相互作用体系的主共振。通过分析不同结构与地基问的非线性耦合作用,揭示了结构体系出现的振动能量由高阶模态水
针对薄带钢冷轧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局部型纵向板形屈曲缺陷,通过对其产生机理的分析,提出了屈曲区域并不限定于带钢受压应力作用区域的观点。结合其几何和受力特点,在考虑平均张力和屈曲区域无载荷边界弹性约束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两类主要局部型纵向板形屈曲缺陷——中浪和边浪的屈曲变形在轧后残余内应力作用下的解析计算模型。通过应用最小势能原理和泛函求极值的方法研究了该模型的屈曲特征,在己知宽度的无限长带钢上,对屈
在地铁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环境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以及隧道围岩错综复杂的变化,开挖方式的多样化,导致不能准确地采用一种本构模型对地铁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因此迫切地需要一种方法对地铁隧道的结构安全性和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可靠性进行有效的模拟和评价。本文通过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ANSYS软件对地铁隧道开挖进行三维仿真及分析,以此来判断施工方法选择的合理性、围岩的稳定性以及支护参数能否满足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