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零透视下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来源 :2013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9876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射频导管消融术是目前预防和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首选方法.由于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新的标测技术如三维标测系统和超声引导,可以减少X线暴光时间,使射频消融手术的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本文报道完全零透视下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可行性及优越性.资料和方法 6例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12-61岁,均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其中3例显性预激.在无X线透视下,由EnSite NavX系统引导,据导管放置过程中显示移动的散点状三维轨迹图,置入电极导管,并同步显示双极腔内电图作参考.行常规心内电生理检查,明确心动过速的类型与折返途径,然后进行消融.结果 6例患者均一次消融成功,左侧旁路3例,右侧游离壁9点1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例.手术时间135±25min,放电时间150±24s,功率25-30W,温度52-55℃.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任何并发症,随访3-12个月,无一例复发及其他不适.讨论与结论 零透视下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目前报道比较多的主要是右心系统SVT,左侧旁路相对较少,本中心近期开展零透视下SVT的射频消融治疗,其中3例为左侧旁路,均采用主动脉逆行法,均一次消融成功,无并发症发生.因此,NavX系统非透视下进行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设计,对患慢性精神分裂症82例,与病例组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100例。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对病例组评定其病情程度及其因子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浓度,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对患精神分裂症组的血清BDNF浓度与各相关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汉族与维族神经症患者间甲状腺素T3、T4及TSH水平是否有差异。方法 在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住院的492例神经症患者作为实验组(汉族311例,维族181例)。在同一医院综合内科住院的非神经症患者共251例(汉族175维族76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人组者进行血清T3、T4及TSH测定并进行组间比较。统计方法采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高血压的治疗进展显著,尽管如此,高血压仍然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原发性高血压的流行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增长,全球约有25%的人患有高血压,危害严重,并发症众多,如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和肾脏衰竭等。我国首次人口死亡原因调查统计显示,心血管病居第一位,而高血压为其主要危险因素,故高血压病的防治是全球关注的热点课题。本文通过对高血压病中医学病因研究的及"治未病"理论思想指导的中
会议
目的 从肝论治在临床各科中被广泛应用,探讨从肝论治的理论依据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查阅文献,梳理肝之生理病理特点及其与各脏腑的关系,检索临床文献,总结从肝论治在临床各科的应用情况。结果 肝体阴而用阳,因其特殊的生理病理特性,在临床论治肝胆、心、脾胃等各系统疾病中被广泛使用均得到了满意的疗效。结论 从肝论治多系统疾病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探讨其理论依据,就行中医病机学的研究,从而更好的为临床服务。
会议
目的 研究心肌重构与心肌能量和电生理异常的病理关联规律,探求中西医药联系纠正心肌重构从而改善心肌能量和电生理紊乱的作用.方法 1.用血管紧张素Ⅱ、黄芪注射液、川芎嗪液作用心肌细胞并检测相关指标.2.建立两类左心室重构大鼠模型——冠状动脉结扎和部分缩窄腹主动脉,研究整体及离体心脏结构和电生理功能改变,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以及联合应用益气活血方药后对心肌结构和电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 1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
会议
目的 采用离体和在体动物实验,观察常用的温控型非灌注心脏消融导管在肾动脉交感神经丛消融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在电生理消融池中、在猪肾动脉条上采用不同的功率及消融时间、探索黄把常规温控型心脏消融导管合适的消融功率;2.将10只小型猪随机化编号,分为三组,一组3只行假手术、在插入消融导管后不放电、结束操作后处死、一组4只行单侧肾动脉消融后行肾动脉造影并即刻处死,另一组3只同方法消融后3月进行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