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吏奸而宽民力”——陆九渊的仁爱情怀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j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九渊根据“民为邦本”的原则,在深入了解民众疾苦的基础上,认识到现实社会缺少对官吏权力有效的制度制约。如果缺失有效的制度制约,权力一定为成为拥有者谋求私利的强势工具。陆九渊深切地感到吏胥、豪家凭借手中的权力巧取豪夺、为非作歹,严重危及到社会治安和国家稳固,为此,他提出了“必将检吏好而宽民力”的主张,要求建立制度对权力进行有效的约束。
其他文献
本文对楼宇烈先生近年有关禅的本质和修行方式的开示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特别是对其“做本分事,持平常心,成自在人”的三句语进行了包含作者的理解的论述。
纵观历史,汉、藏佛教交流史,“顿渐之净”是汉藏佛教史上规模很大、影响很深刻的一次交流,是一场高水平、深层次的汉、藏佛教对话。“顿渐之净”的影象极为深远,至今很多人对汉藏佛教的认识仍停留在“顿渐之净”上。但是,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时推移,应物变化,随顺万物而与“物俱往矣”。我们应根据中国现在的国情,加强中国汉、藏佛教内部交流、对话,提高互相之间的认识,增强中国佛教内部的凝聚力。
本文以清初满族著名词人纳兰性德为例,结合清朝初期时代背景及纳兰性德自身经历,论述纳兰性德佛学思想产生的过程及佛家思想在其词文中的体现。
@@自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德性伦理学的复兴运动。应当看到,自从古希腊以来直到整个中世纪,西方的伦理传统是德性伦理学的传统,进入近现代以来,这一以德性伦理学为主流的传统为功利主义和义务论所取代。当代西方复兴德性伦理学的运动是在回归亚里士多德的传统德性的意义上,建构当代的德性伦理学。或者说,他们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那里寻找复兴德性伦理学的资源,依此资源进行他们的德
会议
@@世界不同文明中的思想家、宗教家对人道精神有不尽相同的表达,儒家讲仁爱、道家讲慈爱、墨家讲兼爱、佛教讲慈悲、基督教讲博爱、伊斯兰教讲行善惩恶。
会议
@@当我们回顾东方的历史传统式,会发现乳胶与佛教及道教思想在各民族的精神支柱和价值观的形成方面,起了很大作用。特别是儒教思想,已在中国、韩国和其他许多亚洲国家的社会制度和人民生活中扎下了根,成为起影响作用的主流观念。
会议
@@苏武是汉代一位忠贞不屈的爱国主义典型。苏武人格的影响形成了一种伟大的文化传统,即“苏武现象”,其教育意义影响深远。班固在《汉书》中评价说:“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矣。”(《汉书·李广苏建传》)总的来看,班固的评价并没有错.但历来对苏武人格形象的理解却失于笼统和抽象。具体来说,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第一,苏武前求死而后求生,杀身与求生之间是
会议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在给人类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带来变化的同时,也给人们的传统道德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信息伦理应运而生。我们正是以此为切入点进行信息伦理问题研究,得出了保护信息资源所要遵循的四个基本原则。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信息伦理的法制化路经探究。
@@儒家仁爱思想的发展,由孔子肇其端,孟子继其绪,荀子开其制度设计的新局,而在西汉中期由董仲舒集其大成,将其从价值体系的高度和制度建设层面落在了实处,使得先秦儒家的仁爱思想由理想变成了现实,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共识,并形成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规程。
会议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爱”,“仁者爱人”,“仁民爱物”,不仅表现在爱人,而且爱物:强调“天人合一”,“与天地参”,“取物顺时”,“以时禁发”,对我们今天保护自然资源、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启迪意义。
会议